三
曆史的車輪並沒因為徐健不知道它的走向而停止轉動,就在徐健醒來的三個月前,爆發了曆史上有名的黃巾起義。
張角,巨鹿人氏,太平道的創始人,自稱“大賢良師”,帶著他的兩個弟弟----張梁和張寶,借治病為名,進而開始傳教活動。到漢靈帝熹平年間,張角在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徒眾的基礎上,創立了太平道。不久之後,太平道信徒發展到了幾十萬人,張角把他們編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張角號召農民起來推翻東漢政權,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將起義日期確定為漢靈帝中平初年(也就是今年),並積極謀劃起義,在叛徒反叛後,張角提前發動起義。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為“地公將軍”,張梁為“人公將軍”。他們率領起義軍攻打州郡,焚燒官府,沒收豪族財物,許多地方官吏聞風逃竄。不到十天時間,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京師也為之震動。
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徐健幾天之後就可以下床了,剛開始由於腳麻木而有些站立不穩,嚇得徐母說什麼也不讓他下來了,更別說是走出房間了。他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希望,這從父母平時的笑容就可以看出,怕他們擔心,徐健就偷偷的為自己擬定了康複訓練計劃,進行恢複訓練。
然而,當徐健第一次一個人走出房間,現實就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這天,母親給徐健端來一碗魚湯後就出去了,徐健也沒見怪,多次讓父母陪自己一起吃,父母都說廚房還有,有時還笑眯眯的看著他把東西吃完,今天也不列外,這是徐父進山打獵就母親在家。
徐健喝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魚湯,感覺身體好多了,試著下床行走,剛開始還需要扶著牆壁,走了幾步就可以正常行走了,他高興的向外屋走去,想給母親一個驚喜。
外屋和裏屋的唯一區別是外屋有張很舊的條案,裏屋則是一張床。母親正跪坐在條案後麵,背對徐健吃東西,一個粗糙的碗裏要不是飄著幾片野菜野,徐健敢肯定的說那是一碗清水!心裏一酸,眼淚再也忍不住,他跪了下去,顫抖的雙手從後麵緊緊抱著母親:“娘!”泣不成聲。
原來,本來吃食就成問題,加上徐父這段時間有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沒有去打獵,徐健這些天吃的全是鄉民們送的。
“健兒,你怎麼起來了?沒事吧,都休息休息,你可是昏迷了那麼就啊。”徐母轉過身,慈祥的看看麵前的兒子。
“娘,我好了!沒事的,我幫您做點事情吧!”
“孩子,你剛好,別出去,在家休息,聽話!”
這次輪到徐健固執了,說什麼也要幫母親做點事情。幹旱年間,主要的事情和任務就是水的問題。在徐健的堅持下,徐母妥協了,母子倆拿著簡陋的盛水工具就出去了。
第一次走出這個家門的徐健剛出村就看見田地一片幹涸,咧著一道道大口子,遠處的樹葉泛著耀眼的白光。如此狀況讓徐健大大的吃了一驚。村民的用水是從七八裏地外的地方擔回來的,哪裏有一股山泉,要不是它,村裏吃水都成問題。
一路上,徐健就見到同村的人,一個個汗流浹背,擔水回去,隻為那些可憐兮兮的莊稼苗,大牛、二柱也在其列。二人見到徐健,放下竹筒,上前問這問那,徐健有些心不在焉的一一回答後問道:“你們一天可以擔水多少?”
“沒多少,就兩大缸。”二人歎了一口氣,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胳膊。
徐健沒有說話,他在默默的回憶一路的地形,他想到了利用管道輸送。爬上山坡,在母親和大牛、二柱疑惑的眼神中,他眺望自己的村莊。
“娘,附近竹子多嗎?”走下山坡後徐健問母親。都
“多,但都很小,今年幹旱,什麼東西長勢都不好。”
“有就可以。”徐健看到母親疑惑的眼神,笑了笑,又對大牛二柱說:“你們先回去把水倒進水缸吧,然後和我一起砍些竹子,我有用。”說完也沒回答二人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