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出征(1 / 2)

三日後,早朝時分,皇上宣布答應苗疆永定王的求援,將派兵趕赴苗疆幫助平定叛亂,這也證明了皇上站在了主站派一邊。以右相為首的主和派心裏明白,君無戲言,此事已成定局。近幾年天下各國一直維護著來之不易的和平,百姓也從中受益。也正因此天威國在護國大將軍失蹤的這幾年,才能相安無事。而眼下既要派兵,自然要有主將和副將,這人選卻是有待商榷。

對於天威國來說,眼前傑出的軍事人才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究竟推舉誰擔此重任,堂下朝臣們議論紛紛。

“眾卿無需煩惱,朕心中已有合適人選。”皇上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威嚴的聲音從他口中傳出。

聽罷,眾人紛紛閉嘴,原本鬧哄哄的朝堂一下子落針可聞。所有人抬頭望著皇上,等待他公布這合適之人。

“永王秦天,新科武狀元陳元科出列。”皇上身邊的方公公扯著嗓子尖聲說道。

秦天和陳元科依言出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永王為援疆大將軍,新科武狀元陳元科為其副將,率兵十萬助永定王平定苗疆內亂,明日即刻啟程,不得有誤。”詔書宣讀完以後,有的人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有的微微皺眉,而更多的則是難以置信地樣子。高坐上首的皇上將堂下眾人各異的表情盡收眼底。

“皇上,老臣認為不妥!”右相排眾而出道,“永王雖然身份貴重,卻沒有任何帶兵打仗的經驗,既然皇上決定派兵前往,就該選派經驗豐富之人。苗疆不比其他地方,凶險異常,一軍主將的抉擇往往影響著數十萬將士和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因此,還請皇上三思!”

秦天聽著右相對自己的描述,沒有任何不悅,表情依舊淡淡,他恭恭敬敬站著,沒有絲毫要為自己辯解的意思。而作為副將的陳元科也選擇安安靜靜地站在一邊。

眾人紛紛附和。其中一位文官打扮的大臣說道:“微臣認同右相的看法,雖護國大將軍失蹤多年,然其麾下有能力之人亦是不少,此次出征,當在其中挑選。啟用新人,對於久未興戰事的天威國來說實非良策!”

此言一出,又是一陣附和的聲音。

皇上威嚴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他這樣的安排自有他的打算,但是卻無法拿到朝堂上明說。他“哼”了一聲道:“永王秦天,自小受上一任永王的教導,文韜武略自是極為出眾。想必在坐的各位對當年老永王的豐功偉績,還是記憶猶新的!至於副將陳元科,乃是此次新科武狀元,自小亦是飽讀兵法。”掃了一眼堂下眾人後,他繼續說道,“眾卿的擔憂朕亦知曉,朕會另外選派幾位護國大將軍的舊部一同前往苗疆。”

堂下眾人都是人精,哪裏聽不出皇上的決心,見勸阻無效後也不會再次選擇當那出頭鳥。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而作為主角的兩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臉上也沒有任何異樣。

第二天,一大早秦晴陪著秦天一起來到城門口。皇上攜著皇後已經等在此處。

皇上走上前來對秦天說道:“天兒不用擔心京城的一切,朕會替你好好照顧晴兒以及整個永王府的。這次苗疆之行,朕相信你定能凱旋而歸!”說完拿起身邊侍女遞過來的酒杯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