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網恢恢(一)提前下班
2004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節。
這天下午的藍天省白雲市,春風送爽,陽光明媚,一派安樂祥和的和諧景象。
下午四點多,還有一節自習課才到放學時間,趙詩華覺得頭痛欲裂,周身很不舒服,實在難以忍受,就想早些回家休息,好在她已經上完了一天的所有課程了。於是,她請教數學的歐陽老師幫忙照看自己班的學生,又向教導主任打了個招呼,算是履行請假手續,然後把學生們的語文作業本放進小提包裏,像平時一樣走路回家。
她的家和她所任教的白雲市中山小學都在白雲市城中區內,而且距離相當近,也就是一站多路。多年來她都習慣走路上下班,這樣不但可以鍛煉身體,減少交通費用開支,而且需要時可以順路買買菜,同時還可以慢慢欣賞和享受沿途的城市綠化成果。
趙詩華上下班必須經過的三條道路中,民主路上種的是芒果樹,建設大道上種的是小葉榕,民生路上種的是扁桃樹,都是清一色的樹種。由於民主路、建設大道、民生路是白雲市的主要老街道,每側人行道上都種有兩排綠化樹,因此每條路上都有四排綠化樹。
值得一提的是建設大道。建設大道始建於1978年,後來經過多次擴建延長、美化亮化,現在已經成為白雲市市區內最長最直最寬的道路,是藍天省最具標誌性的街道。它西起白雲江北岸的白雲大橋(白雲大橋是江北通向江南的主要通道之一),橫穿桂花湖,東至白雲國際會展中心,與通往錦繡山獨秀峰山頂的錦繡路相連接。在建設大道西段路口,南邊有被列入藍天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古炮台和望火樓,北邊有白雲百貨大樓、天主教堂等建築,而白雲國際會展中心就建在錦繡山的半山腰上。就這樣,一條長長的建設大道,穿過古老的城中區,通向嶄新的錦繡區,把白雲市的曆史和現代連接起來。可以說,從建設大道的建設史,可以看到白雲市的發展史。因此,白雲市的居民又稱建設大道為穿越時空的“時光隧道”。
作為白雲市十大旅遊名片之首和最著名的城市景觀帶,建設大道的綠化樹內側還建有寬闊的綠化帶,兩側都建有幾十處大小不等的休閑小公園,布置了特別適宜老人、兒童玩樂的設施,人行道上設置有長椅,既可供居民休息,又可用於觀景,路中間的隔離帶上,不但用於綠化的花草樹木錯落有致,而且還擺成富有藍天省特色的各種造型,令人賞心悅目。每棵小葉榕的樹幹和樹枝上,點綴著數以百計的小小彩燈,晚上七點鍾之後,五光十色的彩燈把建設大道裝扮得如夢如幻。因為其燈光獨特,有些人又稱它為“星光大道”。不過,此“星光大道”上沒有世界影視大牌名星的手印和簽名,與美國洛杉磯好萊塢的星光大道無關。
無論是行人還駕駛員,無論在白天還是在晚上,他們通過建設大道時,都覺得像逛休閑公園一樣。特別是外地人,一看到建設大道,特別是晚上在建設大道上遊車河時,無不驚歎歡呼,稱讚白雲市真不愧是中國最適合人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