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網恢恢(三)經濟發展要看GDP(1 / 2)

第一章法網恢恢(三)經濟發展要看GDP

盡管不是典型的工業城市,但白雲市與藍天省的典型工業城市一樣,供電嚴重不足,經常鬧“電荒”。雖然藍天電網公司不是隨意拉閘限電,但長期實行工礦企業和城鄉居民輪流用電計劃,市區內一年到頭分片區分時段停電,尤其是每年3月中旬之後,停電的範圍更廣、頻率更高,白雲早報、晚報、電視台、電台天天預告,叫人不勝其煩。

不過,居民再煩也沒有農民煩。為什麼呢?因為稀缺的電,連城區裏都不夠用,什麼時候才輪到農村的農民伯伯用?當然是連預告都免了。所以,他們經常連電都用不上,依然使用煤油燈、蠟燭、手電筒照明。不過,話又說回來,農民伯伯又不用按點上班下班,更不必加班加點,沒有電就早點睡覺,既可以省下電費,又支援了城市建設,還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絕對是一舉多得!

目前,白雲市的城市建設規劃是繼續向東發展,再造一個白雲。而對於舊城區,則以城市改造為主。像帝皇國際樓盤,就是在藍天省人大常委會和藍天省政協原來的辦公地點上建設的。

據報道,1999年1月,白雲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就審議通過了《白雲市城市建設規劃(2000─2020年)》,城市建設的近期目標是要把白雲市建成區域性國際都市,遠期規劃是要把它建成國際大都市。藍天省和白雲市的新聞媒體一直都在報道白雲市開展城市建設進展的有關情況,以及藍天省和白雲市為此所作出的種種努力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在藍天省、白雲市每年召開“兩會”期間,更是加密報道。據說,目前白雲市已經步入區域性國際都市的行列了。

早在十幾年前,白雲市城中區這塊彈丸之地就已不能滿足藍天省和白雲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白雲市的黨政機關率先搬到東邊新開發的錦繡區辦公。最近幾年,藍天省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協和高級法院、檢察院也相繼搬到錦繡區辦公,藍天省人民政府很快也將搬到錦繡區辦公。據報道,位於錦繡區的藍天省行政中心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後就可以交付使用,藍天省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直屬機構等單位將在年內完成搬遷。屆時,白雲市城中區將不再是藍天省和白雲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但仍將是白雲市的經濟中心。

趙詩華想,在永恒的宇宙天地之間,人本來就很渺小,再被包裹在高大的鋼筋水泥和玻璃牆幕之間,就顯得更加渺小了。如果白雲市真的建成了國際大都市,到了那個時候,全市都像目前的錦繡區一樣,高樓林立,高架橋橫飛,基本上沒有什麼地方特色可言了。而且,真要到了那個時候,交通堵塞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像個別城市那樣,人們本來可以朝九晚五地上班,卻要在淩晨五六點鍾就起床,匆匆忙忙去趕公共汽車、擠地鐵,晚上九點鍾甚至十點鍾才能回到家,每個工作日都把三四個小時浪費在路上,那也太勞民傷財了。其實,對老百姓來說,城市也好,農村也好,隻要住得舒適就行了,誰會費心去追求什麼核心化、都市化、國際化、全球化、一體化呢?

事實上,經過幾輪“123工程”建設,白雲市的城市麵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市道路更寬廣了,城市變得更美麗了,綜合實力更強了,招商引資的力度當然就更大了。當然啦,一個地方的綜合實力,通常是通過GDP來體現的。而對黨政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政績考核,又是以當地GDP的增長量作為最主要的指標。至於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生態環境等指標,目前還沒有列入黨政領導的政績考核範圍。因此,為了提高GDP總量,白雲市作出了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擴大消費需求、更加重視出口的決策,力爭實現“三駕馬車”並駕齊驅拉動經濟協調發展,目前主要是抓好對外對內開放、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和招商引資工作。因此,白雲市的城市規劃在很大程度上是圍繞這個工作重點來製定的。

趙詩華想起,不久前曾在白雲晚報上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說:“眾所周知,GDP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經濟核心指標,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是世界各國測量經濟產出時最常用的指標。GDP不僅可以用來測量一個國家的存量財富,而且可以用來測量經濟產出的流量變化,這種流量變化就是經濟增長。但GDP指標不能用來度量社會福利,不能度量環境、幸福、健康等直接或間接決定或者影響人們福利狀況的基本因素,也不能有效地解決人類其他基本福利問題。一個國家GDP的增加隻能表明該國可能在稀缺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方麵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但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並不意味著收入和社會權利的平均分配,進而帶來全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與社會的進步。而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必須能滿足人們的最低生活需要,給人以自尊、自由,也就是能滿足人們維持生命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棲身之所、健康和得到保護,人們有自尊感,並且有可以自由選擇的自由。同時,由於我國的GDP統計方法過於粗放,與國內實際發展狀況不盡一致。比如在城市改造過程中,建房屋算GDP,拆房屋算GDP,再建房屋也算GDP;建大橋是GDP,拆大橋是GDP,再建大橋還是GDP。這麼一來,就分別有了三次GDP,GDP是增長了,但真正形成的社會實際財富並沒有增加。像這樣的統計辦法,往往容易導致片麵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忽略經濟增長質量,造成‘以數字論英雄’的不良傾向。”因此,作者在文章的最後,建議有關部門應該更多地關注經濟增長質量,更多地關注人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