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謹慎至極(1 / 1)

“這話語倒是算得上真男兒,如果我不是親眼看過這人的凶暴行為,還不定被這人迷惑。”方嶽心中暗道。古人主的話洋洋灑灑,別有一番瀟灑的味道。聽見這話,不少人都點點頭,顯然對這並肩王多了一些好感,有滔天的權勢與功勳卻一點都不居功自傲,的確能引起很多人的好感。不過,方嶽知道了這並肩王的真麵目,當然不會為之表相所迷惑。

“今日,我定當誅殺此人,將其罪行昭告天下。”貼腹之處傳來一陣冰涼的氣息,讓方嶽更加堅信了今日的行動。那傳來冰涼氣息的是一本書,是小山界的父母留給方嶽的唯一遺物,《乾坤書》,一本大乾王朝所有學子啟蒙的書籍。

“王爺,這話說的太過謙虛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僅僅《乾經》一項壯舉,就足抵得上我方嶽授課萬堂了。方嶽代表天下學子感謝王爺的大舉。”方嶽深深的鞠了一個躬,臉上是極其真誠的佩服。

方嶽仔細的研究過這並肩王的事情,大到每一次戰鬥,小到生活細節,可以說都了如指掌。方嶽自認在這大乾王朝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古人主,甚至極可能方嶽比古人主還了解古人主。為了擊殺這古人主,方嶽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方嶽知道這古人主表明上看起來似乎做事很是隨便對人很少戒心,其實不然,這人其實異常的謹慎和小心,而且似乎對危險洞察力很強,有人稍稍的對其露出一些殺意或者仇恨,就會被其察覺。這古人主據記錄受過不下四五十次刺殺,都沒人成功過。所以,方嶽將自己心中的殺意牢牢的隱藏在心中。

“本王不過一介草莽,怎能當得起先生的大禮!”方嶽還沒有拜下去,古人主就閃到了一側。

看到這裏,方嶽更加確信了這古人主的小心謹慎,方嶽敢肯定這古人主剛才之所以閃到一側,不是為了什麼謙虛,而是防止自己這邊可能出現什麼暗器之類的。

不過,方嶽對這古人主早就了解甚多,怎麼會在這麼沒有把握的地方下手?而且方嶽查閱卷宗發現,刺殺古人主的人中不少有使用袖箭的,但是卻無人成功過,雖然具體內容不詳,但是這個刺殺方案直接被方嶽舍棄。

方嶽是不動則已,一動務必要置敵人於死地!

“王爺實在太過謙虛了。不過,今日以後,王爺也將成為我儒林院的一員,到時候文韜武略,天下無人能及王爺。王爺,吉時將到,還請跟我到一旁焚香準備吧。”方嶽並沒有因為對方的閃避而馬上彎身,而是深深的鞠躬完畢後,才站起身說道。

“好,麻煩先生了。”古人主看到方嶽做完禮後,眼神有稍稍的疑惑。隨後也沒有多說,跟在了方嶽身後,不過卻保持著足足幾米的距離,同時身後的那八個暗衛跟了上來。

“王爺,按照規矩,在這種莊嚴的禮儀上,侍衛是不能上來的,還請王爺諒解。”看見那八個暗衛上去,負責禮儀的大儒擋在了並肩王的前麵。

“嗯?這幾個暗衛是我的貼身侍衛,就是在金鑾殿中,八大暗衛也是在我左右。”並肩王一聽有些不高興了,停住腳步說道。

“許琳大儒,讓並肩王過來。”方嶽聽到這裏,轉過身說道。

“可是這有違禮製啊,要是監禮寺怪罪下來,我可不好交代。”被稱作許琳的儒生聞言有些為難。監禮寺專門負責天下禮儀,在這上麵有種極大的權利,就算是儒林院的儒生,在禮儀上也要受到監禮寺的嚴格考察。

“並肩王於國於民都是建立了莫大的功勳,怎麼能俗禮視之,監禮寺如果有異議,就說是我吩咐的。王爺,還請這邊來。”方嶽揮動了一下衣袖,很是淡然的說道。監禮寺的確是監視天下,但是方嶽的身份卻獨立在外,因為作為儒林院的絕代大儒,方嶽正是禮儀製定者。而且方嶽要擊殺古人主早就有了計量,這般做反而可以驕古人主之心。

“既然方嶽大人這麼說,當然沒有任何問題。”許琳點點頭,將通道讓了出來。

“多謝先生了。”古人主感激道。

“王爺馬上將是儒林院的一員,王爺不妨按照儒林院的稱呼來稱呼方嶽吧,先生的稱呼實在擔當不起。”走到一處高台階上,方嶽頓了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