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王安,莫非站在太液橋上,心裏卻盤算起來。
王安這人是整個明朝曆史中難得品行端正,而且也沒有什麼惡評宦官,對朱常洛那是忠心耿耿,曆史上朱由校能順利登基也少不了他的功勞。
那他說這話的意思難道是朱常洛的意思?難道說朱常洛並不願意冊封李選侍為皇後?
實際上的朱常洛在位不足一個月就死了,後來李選侍這個康妃的頭銜都是朱由校在位的時候冊封的。
現在曆史雖然有些改變,不過朱常洛要諸位大人和自己一同商議這冊封皇後的事情卻並非自願,而是因為李選侍的哭述而不得已而為之。
換句話說,朱常洛心裏是否並不願意冊封李選侍為皇後,所以這才拿商議為由做擋箭牌?
可這皇後之位總不能一直空著,不讓李選侍被冊封自然也要有其他人來才行。
思索片刻,莫非喊道:“劉時敏。”
在不遠處跟著的劉時敏一陣小跑來到莫非前,道:“殿下可有什麼吩咐?”
莫非道:“沒什麼吩咐,本宮就問你,現在父皇身邊有哪些嬪妃?”
劉時敏想了想,這才道:“皇上原配是太子妃郭氏,不過是萬曆四十一年十一月薨。”
說到這裏,劉時敏看了一眼莫非,停頓片刻,這才接著道:“王才人,萬曆四十七年薨,劉淑女,萬曆四十三年薨。”
莫非道:“去世的就不用再說了,就說現在還活著的。”
劉時敏點頭道:“是,現在皇上身邊有兩位李選侍,分別為西李和東李,兩位選侍中最受寵的便是西李,另外還有才女傅氏,育有寧德公主和遂平公主。才人邵氏,已有身孕。除此之外還有馮才人、趙選侍和王選侍三人。”
莫非道:“那這幾人之中,除了西李李選侍之外,最受寵的是那位?”
劉時敏想了想,道:“應該是東李李選侍,在五皇子生母過失之後,皇上將五皇子交由她撫養,不過最近西李李選侍說宮主需要有人陪伴,又把五皇子要了回去由她撫養。當初在皇上尚未太子的時候,東李李選侍先入宮,論地位則高些。”
莫非把這些記在心裏,道:“那她的為人呢?”
劉時敏道:“小的聽說李選侍仁慈寡言笑,待人慈和,甚得人心。”
莫非眉頭一皺,道:“本宮不要聽說,這樣你現在立刻派人,詳細打探關於東李李選侍的情報,務必在晚上之前給本宮。”
既然這西李如此想當皇後,那麼自己就想辦法把別人送上這皇後之位。
第二天早朝過後,莫非、方從哲、孫如、黃立極、何宗彥幾人奉朱常洛口諭來到了乾清宮麵見朱常洛,而事先知道消息的李選侍則悄悄的躲在了帷幕之後偷聽。
朱常洛輕輕嗓子,看著眼前這些大臣,道:“朕登基已經有兩月,這宮人皇後賓妃均尚未冊封,不知道諸位愛卿可有什麼建議?”
躲在一旁偷聽的李選侍不由屏住呼吸,眼前這位可都是朝中重臣,他們意見可非常重要。
“臣以為李選侍為最佳人選。”
黃立極率先出來說話,他原本是投靠的鄭貴妃,哪知道短短的時間鄭貴妃居然離開乾清宮搬去慈寧宮,安心去享受自己“皇太後”的生活,不在過問朝廷政事,讓他瞬間沒有靠山。
既然沒有靠山,那麼自己也就扶持一個靠山,要是自己能想辦法把李選侍送上這皇後之位,那麼她對於自己豈不是感激涕零?
莫非心裏冷哼一聲,道:“父皇,黃大人所言甚是,據兒臣了解,這李選侍為人善良溫順、端莊嫻雅,溫婉賢淑,而且撫養五皇帝也是盡心竭力,視如己出,而且身為皇後者,自然應該母儀天下,為後宮表率。”
一旁的李選侍聽到黃立極先說,心裏一喜,後來聽莫非讚同,可還沒來得及高興,突然聽他話鋒一轉,怎麼都覺得好像不是自己一樣?連忙細聽下去。
此刻幾人之人,方從哲不動聲色,孫如遊心裏則在盤算,隻有這何宗彥對於自己學生多少也熟悉,知道他雖說的可並非非常討朱常洛歡心西李,於是嗬嗬一笑,道:“太子殿下,這後宮可有兩位李選侍,不知道你所說的那位?”
莫非一臉的驚訝表情,旋即笑道:“倒是本宮糊塗了,本宮的意思是被被稱為東李的李選侍!”
旋即扭頭看向了黃立極,笑道:“這皇後是後宮之首,天下表率,對於這皇後人選的品性、才德都要求非常之高,黃大人身為身為禮部侍郎,對於立後的人選想必已經詳細調查,所以黃大人口中所謂的李選侍應該是和本宮一致的吧?”
莫非這是要他選擇站隊呢。
黃立極則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後宮兩個李選侍誰都知道,可偏偏自己在推薦的時候居然沒說這東李還是西李,而就這一個漏洞就被何宗彥給抓住,一唱一和就把自己逼入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