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去世以前雖然父母都不怎麼照顧她,但回到家總是能看到他們,但是這段時間她已經有好幾天都沒有見到爸爸媽媽了,反而多了一個陌生人,一個做家政的阿姨。後來陳曉君才知道媽媽不會回來了,爸爸要經常外出公幹不能常常回家了。明白了這一點的陳曉君沒有什麼大的改變,隻是在學校裏更加的活潑,總是拉著,有時候還以長得比同齡的孩子高大而逼著小朋友一起跟她玩兒。在家呢,不多話,做的最多的就是阿姨在就一直圍著阿姨轉,阿姨到哪兒她就到哪兒。如果阿姨不在她又沒事的話就無聊的模仿阿姨做過的事,洗碗,抹桌子,掃地,洗衣服,做飯,這些事情在陳曉君在不到一年的無聊打發中全都學會了。之所以說學會了也是因為做家政的阿姨在陳父遺忘了她已經不幹之後的一個月回到家看到女兒站在凳子上做飯才發覺已經有一個月沒人照顧陳曉君……
陳父心情複雜的把女兒抱下凳子繼續女兒未完成的晚飯。一旁的陳曉君意外的仰望著父親說道:“爸爸,我自己可以做好的。”
陳父沒有停止手中的動作而是讓陳曉君到客廳玩會兒再吃飯。陳父默默的做著晚飯,看著幹淨整潔的廚房……還有客廳,頃刻巨大的愧疚模糊了他的眼睛。陳父覺得他對不起的不隻是已經過世的妻子,還有他年幼的女兒。
這之後陳父不再像以前一樣常常公幹出差了,他變得像其他小孩的父母一樣每天接送陳曉君放學上學,沒有改變的是家裏以前有兩個有自主能力的人現在依然是兩個,隻不過其中的一個換成了陳父,他們不再需要聘請家政人員了。
不久之後,陳曉君漸漸的和陳父的話多了,經常會和爸爸說幼兒園裏的事情,比如說老師今天批評了誰,誰誰長高了但還是沒有她高,誰誰打架了,誰誰午睡時尿床了,誰誰惹她生氣了,她和誰誰玩了什麼之類的層出不窮,隻要是記得的她都會不時的向陳父“彙報”。陳父當然不會去想為什麼她的女兒每天有那麼多的經曆,隻要她不會像他,生活過的開心沒有煩惱這就夠了。有時陳父聽到有趣的還會誇她兩句。
陳父就這樣在無形中寵著陳曉君任她自由的成長,直至陳父最後一次去幼兒園接陳曉君意外的看到她在和一個和他身高差不多的男孩打架他才知道陳曉君的老師和身邊的小朋友說她的脾氣完全可以用“火爆”兩個字來概括。陳父雖然覺得女兒脾氣火爆有點難以理解,但是老師既然沒有說她不好或是闖禍他也就沒有在意。其實陳父心裏還是很喜歡這樣的陳曉君,雖然是個女孩子,除了長相外其他方麵表現的還是很像一個男孩子的,這樣也好,沒有了媽媽就應該像男孩子一樣堅強一些。
現在的陳父很高興自己的女兒能這麼毫無顧忌的長大,不過這隻是暫時,以後能不能繼續高興就誰也說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