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四十四年,火之國大名死亡,在皇宮裏遺留下來的四個兒子爭權奪勢,在各自背後強大勢力下展開一係列明爭暗鬥,大名夫人遲疑不決,大名之位遲遲定不下來,隻是他們不知道,流落在火之國極北地方的叔叔輩人物正在乘勢而起,這位諸侯明麵上挑選了一位皇子輔佐,背地裏卻趁著皇宮大亂之際,縱兵搶占了火之國大片土地,最終勢力越來越大,大名殘存下來的四個兒子,沒有一個是他對手。
平民無時無刻不在遭受侵擾,火之國各地都在強製征兵,老弱病殘盡數被充入軍隊之中,戰爭一觸即發,木葉官方為應對這樣危險的局麵,發出呼籲,希望各大諸侯能在這個時間點放下仇恨,凝結在一起,共同應對其他國家虎視眈眈的目光。
不過,木葉的呼籲並沒有太多人在意,驕傲的火之國諸侯從來都沒有把其他國家放在眼裏,戰爭沒有結束,那位叔叔輩的諸侯派出一路大軍,打著勤王之名,開向國都。
因為外敵的到來,國都中三位皇子的爭鬥明顯收斂了很多……為什麼說是三位?因為已經有一位死了,身份尊貴的皇子就這樣在權利的紛爭中被碾壓,死狀不會比普通平民強多少。
三位皇子向木葉發來了求援信。
當然,就算他們沒有求援,木葉也不會任由這樣混亂的局麵繼續發展,木葉暗部針對這位諸侯展開了密不透風的暗殺計劃,盡管這名諸侯身邊也有實力強大的武士和忍者,但還是被暗殺,掛著他人頭的竹竿傳遍火之國各地,冷風呼嘯的火之國,再也沒有人敢於作亂。
不僅如此,木葉還幫火之國挑好了大名之位,就是上一代大名的那個年齡最小的兒子。
一出手便雷霆萬鈞,木葉向別人展示了自己的強大,它不想參與火之國的權利爭奪,隻是他不想而已,並不會不能。
火之國沒有好戲可看,但事情並沒有結束,接下來,是其他國家以及村子對於火之國的試探性攻擊,時常在邊境作亂,一見勢頭不對便又推入自己國家之中,根本無法追擊。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試探中,其他村子對於木葉的敬畏之心在減弱。
總結起來一句話:邊境小規模不斷,但大仗還沒有打起來。
忍界的大戰其實簡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忍者間的戰鬥,一部分是普通士兵之間的戰鬥,忍者相對普通士兵強大一些,但數量太少,隻適用於高階戰鬥,沒有普通士兵的參與,很難取得壓倒性勝利。
而且高階戰鬥也是對於中忍以上的層麵說的,各大村子的下忍麵對訓練有素的士兵,其實並沒有多少優勢……如果你拿擁有主角光環的劇情中木葉十二下忍當做下忍的標準戰力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有個簡單的統計,木葉在編製內的忍者已經達到了七千,每個人都有忍者編號,像斷刃的編號便是06945,在差不多十多年後,鳴人他們那一批的編號會突破一萬,具體是多少斷刃忘記了。
不過實際上,木葉真實的忍者數量僅僅隻有不到一千而已,原因有兩點,一點是每年都有新入職的忍者,那自然就有死亡或者退役的忍者,這一點幾乎是持平的,戰爭高發階段,也會發生嚴重失衡的情況,死亡率遠遠大於新入率;第二點是,忍者是這個世界最光鮮亮麗的職業,各地有權或者有錢的人物,不介意讓自己或者親屬掛上忍者的標誌,這樣就造成了很大的虧空。
就在這一千人之中,還有八成以上的人是下忍,木葉有戰鬥力的中忍隻有差不多九十人,上忍則隻有四十人,前段時間又死了不少,現在就隻有三十個——可以說這一百二十人才是戰爭最核心的戰力。
留下三分之一在村子裏以備不時之需,剩下三分之二要投入各大戰區,分散開來,核心戰力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盡管忍者是高階的戰力,但戰爭還是離不開普通士兵的輔助,兩國交戰不光要拚忍者的實力,還要拚士卒的素養。
斷刃有時候就在想,第四次忍界大戰號稱的八萬聯軍,那水分該是有多大,所有的村子忍者加在一起,還有不在編製內的忍者以及武士,軍隊中個別能力出眾的士兵,加起來湊成的忍界大軍,兩萬都夠嗆,喊八萬隻是壯大聲勢而已……就像曹操拿二十萬大軍搶占赤壁,自己喊的八十萬,是一個道理。
風之國這邊,砂隱村忍者對邊境的侵擾不那麼嚴重,原因在於大蛇丸的震懾,火之國這邊也不敢施壓,駐紮的忍者和士卒都不多,這邊的情況很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