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冉把卷宗庫上的那三卷有關於諸葛通帶來的梅花銅片的卷宗拿了下來遞給在一直來回踱步臉色急切的諸葛通。
突然,“轟隆”一聲的雷響把正在踱步的諸葛通驚醒,旋即抬頭望著站在梯子上的酈冉舉著那三卷竹簡,而後心情舒緩地來到了梯子下麵接著卷宗。
“大人,給。”酈冉一手捧著三卷竹簡,另一隻手扶著梯子回到地麵,然後把這三卷竹簡遞給了諸葛通。
“你退下吧。”諸葛通對酈冉說道。
說著,酈冉就離開了這裏。
一旁比較好奇的費仲也湊了過來同諸葛通一起翻閱這三卷竹簡。
首先打開的第一卷竹簡,諸葛通便一字不落地將其全部默讀一遍,在默讀的同時,也在尋找有關於梅花銅片的線索。
“……大曆六年春,褚春以及所屬部下口袋皆有梅花圖案的銅片以宣揚他們的存在……”
很快,諸葛通找到了有關於梅花銅片的線索,這卷宗末尾所寫的話倒是讓人感覺到很好奇。
不過在一旁翻閱二三卷竹簡的費仲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線索,三十七年前的春天,也就是齊世祖天璽十六年春,在洛澠城外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事件。
並且這個事件一直都在隱瞞,從不向外聲張,而這卷卷宗自齊世祖天璽十六年夏天後,就宣告永久封存,永不得打開。
“諸葛大人,你看這個……”費仲微微抬頭對身旁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通提醒道。
此時已是黑夜,卷宗庫內燈火黯淡無光,費仲因為雙眼有眼疾,在這種陰暗的地方隻能拿一盞提燈放置在旁仔細查看。
看得入神的諸葛通沒有理會費仲的提醒,他來回翻閱這第一卷竹簡,總想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但卻都沒有任何線索。
見諸葛通沒有理會自己,費仲蹲了下來,將手中第三卷竹簡貼近提燈旁,看到最下麵的一句話,他震驚了。
緊接著費仲滿臉驚訝被嚇得一身冷汗,隨即站起身來拍了拍諸葛通的肩膀失聲叫道:
“諸葛大人,大人!你看!”
“嗯?”諸葛通放下手中卷宗轉眼看向費仲手中那第三卷竹簡問道:“什麼?”
“…………”
看到第三卷最後幾句話的那一刻,諸葛通的臉上盡是狐疑和震驚,這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這第三卷竹簡上最後一句寫道:
天璽十六年春。丞相王震、大將軍朱建成、禦史中丞賀弼、揚威將軍孫威、尚書令陳子岸、大都督武臨等六十三人皆參與謀反……
“這……這!這到底什麼情況?!”諸葛通一臉吃驚地驚訝道。
在旁邊蹲著的費仲也滿臉不解,三十七年前有數十位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官員參與了天璽十六年春的那場叛亂。
而這梅花銅片又和這數十名高官謀反又有什麼關係?
“大人,你看。”費仲手忙腳亂地抓起了地上第三卷竹簡內隱藏的一卷竹簡說道:“這上麵詳細地記錄了這些高官謀反的細節。”
這卷竹簡上十分清楚地描寫了當年事件的起因經過:
天璽十四年冬,丞相王震被世祖貶為中書令,隻因其說錯了一句話,直接被世祖貶官,而他的位置也被頂替。
同年同月十五日,禦史中丞賀弼因貪汙五千兩官銀被捉拿歸案,並且剝奪了他的一切官職,所有親人都被流放南方。
………
這些事件,都可以影響一個王朝覆滅和衰退,但為什麼直至今天這個百年王朝還能在這天下屹立不倒呢?
當他們思考著這些高官因何而反的事情,費仲偶然間發現了一張藏匿於袋中的地圖。
“這地方……這不是禮部尚書吳煥之在外的莊園嗎?”
他們沒有看錯,這地圖上所標記的地點正是楊懷素曾賞賜給當時任禮部尚書郎吳煥之的莊園,這莊園的名稱為桃花莊。
突然,諸葛通又發現了第二卷中間部分的段落,這上麵記載著當年叛亂他們的大本營的所在地,根據這個位置來看,定是現在的桃花莊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