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好,再說吧,過了年再說”。張小驢說道。
張小驢沒說實話,其實他心裏早就有了計劃,以前以為隻要是守著家裏人,照顧好父母就算是盡孝了,但是經曆了娶親不成這事之後,他算是看明白了,就算是再孝順,手裏沒錢拿什麼孝順父母,因為娶親不成這事,父親又病倒了,他知道,父親是窩囊病的。
雖然張小驢在山上幹的風生水起,可也招來了非議。
這不,就在張小驢和二蛋在山頂上聊天時,張小驢家裏來人了,是村長陳來喜,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因為張小驢利用村裏的土地出租賺錢,話裏話外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讓張小驢拿出來一些,別自己獨吞了。
張小驢是被父親托鄰居打電話叫回來的,山上留下了張小米燒水賣麵。
“老張,這事村裏人意見很大,所以,你還是和小驢說一下,拿出點來,以平息眾怒,要不然的話,我怕大家會有不好的做法,都是一個寨子裏的,還是團結重要嘛”。陳來喜說道。
“是是是,是這話”。
“嗯,小驢來了你和他說說這事,我回去等信了”。陳來喜說完了事就走了,對於張家,他唯一比較忌憚的就是張小驢,他也是在等到張小驢上山了之後才來張家的,他根本不敢和張小驢麵對麵的談。
張小驢回來之後一聽有些火大,老張看看他說道:“算了,散了吧,你拿了不少錢了,也該收手了,現在有人眼紅了,你還想撈到什麼時候?”
“爹,你放心吧,我去找他說說這事,山上的事還沒完,我要是現在這個時候撤了,那之前交錢的那些人還不得找我來退錢,那我這幾天都白忙活了,不能退,爹,這事你不要管了,他要是再來找你,你讓他找我來”。張小驢說道。
老張知道,自己這個兒子主意太正,自己是管不了的,就像是幾年前自己病了不能下地,他自己就自作主張輟學了,自己知道後讓他跪下,掃地的掃把打散了三根都沒能把他打回到學校裏去,強得很。
天黑下來,張小驢打發妹妹小米下山之後,賣完了最後一波泡麵,熄滅了火也下山了,但是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陳來喜家裏,要是不把他的嘴堵上,村裏人,尤其是陳家人一定是說三道四,他們的兒子孫子賺了一年的錢,不給家裏交回來多少,反倒是去給他張小驢送錢,他很擔心這些人在一起嘀咕,然後自己再激起眾怒。
張小驢不會一味的蠻幹,相反,他是有腦子的人,對農村人的劣根性熟悉的很,他們一方麵沒有門路,不知道怎麼去賺錢,但是另外一方麵又對那些先自己一步富起來的人羨慕嫉妒恨,而且很善於聚在一起嚼舌頭根子,說不定就有人會挑個頭把自己這事給攪黃了。
而且他們很信奉法不責眾這個詞,以為一哄而上就會沒事,時刻都處在一種蠢蠢欲動的狀態,可是他們也懼怕官員,哪怕是村裏的幹部。
這就是張小驢所考慮的事情,一定要堵住陳來喜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