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再次入侵(1 / 2)

走在路上,心情低落的陳星河默默地翻看著曌空時守遞給自己的計劃書,標題上赫然寫著六個大字。

“流浪宇宙計劃!”

這份計劃來源於21世紀一部姓劉的著名科幻家所寫的一部經典著作《流浪地球》。

的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麵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係,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曌空時守覺得這個想法非常有創意,而且可行性非常高,所以居然真的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認真地喊上自己的團隊開始反複地研究這份計劃的可行性!

這份計劃從理論上講,確實是可以行得通的,至少以這條時間線上的36世紀人類的科技水平來說,難度不大,就是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罷了。

但要想實現這個計劃,有一個最大的門檻。

人類的文明,至少得達到2級或以上,否則,無論是地球的地心穩定,還是人類太陽的陽光供給,又或者食物的匱乏等,任何一條問題擰出來,都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在這份《流浪宇宙》計劃書裏,曌空時守詳細地描寫了有關核聚變發動機,也就是行星發動機的使用原理和製作方法。

不光如此,計劃書裏還有人造太陽,地殼穩定器,能源轉換器等多種未來科技的使用原理和製作方法。

陳星河掂量著手中厚厚的計劃書,至少有一百多萬字。

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便整理出了這份一百多萬字的計劃,可見這份計劃書背後隱藏著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

隨後,就是計劃實施的步驟。

第一步——讓建立起來的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先後在同一天有序地啟動,然後花費80-100年的時間,讓地球停止自轉。

第二步——利用80-100年的時間,利用這些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進入木星軌道,然後利用點燃木星計劃,在強烈的氣流推動下將地球彈射出木星的引力範圍。

第三步——讓所有的行星發動機進入全功率輸出狀態,人類將花費至少100年的時間,讓地球到達末日蒼穹的邊緣,然後研究出並想辦法學會如何運動末日蒼穹裏所蘊含的未知能量。

在這份厚厚的計劃書裏麵,曌空時守講他所能想到的所有人類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作為標題一個一個寫下來了,並在後麵逐一做了詳細的解決方案。

隻為了下一條時間線的先人們在科學探索的這條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壓力就輕鬆了,相反,第三條時間線上的人類壓力更大了,因為他們的任務是必須在31世紀就得將人類的文明拉進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