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小區負責人孟先軍彙報說:“宜春小區,現在入住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六十,還有百分之四十的農民,依然是賴在舊村裏不肯上樓。”
宋春傑說:“不肯上樓的,就要他們如數繳納鄉鎮建設配套費,每戶兩萬,一分不少,同時呢,要加快對原來舊村落實施三斷一坑。讓他們無法再原址繼續生活。”
所謂的三斷一坑,這是蘇縣經驗,也是蘇縣在推行農村城市化進程的一個寶貴經驗。三斷是指斷電斷水斷路,一坑就是大路上挖一坑。
這個三斷一坑,是很絕的,致使很多村民,無奈之下,隻好找親戚借錢,也要搬到樓上去住。
宋春傑繼續說:“關於這個農村確實是貧困人口和五保戶的,這個樓房款,暫由我們鄉鎮財政墊付,可是呢,我們又一下子拿不出來這麼多錢,就先用收上來的鄉鎮建設配套費來墊付,至於以後,我們再想辦法統籌解決。我們正在向縣裏積極爭取,爭取能夠多得到一部分扶持資金!”
宜春小區負責人孟先軍繼續彙報說:“我們正在進行農村五保戶的搬樓房工作,隻要是搬離的,我們就立即對原平房進行拆除。”
宋春傑點頭說很好,接下來,又調度了其他的四個樓房小區的推進情況。
總體來說,要想達到縣裏規定的百分之百的樓房入住率是很困難的,但是,縣裏說了,要給全國樹立一個典型,要把蘇縣經驗推出去,就必須要有幹大事做大難的心理準備,要敢於挑戰,堅決打贏這場樓房戰。
在唐誠外出學習的時候,他們在甘南省的蘇縣,瘋狂的推行蘇縣經驗。要在全國樹立一個典型。這個典型一旦是被樹起來,那麼,甘南省的臉就露大了,還沒有一個縣,敢說全縣農民都變成樓房居民的!
這一下子,甘南省從上到下的各級官員,可都是稱得上是政績卓著。
這些個官員們,他們的政績是出來了,這個政績,不可否認的說,確實是卓著,甚至是宏大。但是,他們這麼做,可是苦了當地的老百姓和農民了!
蘇縣的這種超前的工作思路,違背了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就是典型的殺雞取卵。
蘇縣的做法也是夠絕的,有三斷一坑,有鄉鎮建設配套費,購買樓房的不收取,不購買樓房的就收取,強製了很多老百姓去購買小區的樓房。實在是沒有錢的,隻能是找親戚借,也得購買樓房。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還是有很多村民,不舍得搬離舊村,也沒有錢去購買樓房,也不願意去樓房去住,一個村的樓房入住率,隻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多一點。
老槐鄉養馬莊村!
村民朱子謙,朱子正,朱子虎,帶領著一幫不願意購買樓房的農戶,有三十多人,在村子廣場裏集合,要去省裏上訪。
朱子謙大聲說:“蘇縣這麼做,一定是受到了市裏的鼓勵,沒有市裏的支持,他們不敢這麼大張旗鼓的做。所以呢,我們去市裏上訪,根本就不管用,要去上訪,隻能是去省裏,才能討一個公正的說法。”
村民們附和說:“對,要去上訪,就去省裏。我們就不信,我們就找不到一個說理的地方。”
村民又說:“可是,上訪的道路已經被封鎖了,我聽說了,季寨村的人,去上訪,半道上都給截回來了,拘留了十多個人呢!”
朱子謙說:“我們商量好,半夜裏跑,我們不走公路,走小道,連夜出發,隻要我們走出去了甘南省地界,我們就好辦了,實在不行,我們就去京城上訪!”
正說著話呢,兩個村民跑過來,對朱子謙說:“不好了,老朱哥,鎮上又雇傭了很多人,來我們村斷電呢!要拆我們村的變壓器呢!”
朱子謙一聽,立時招呼大家,回家拿家夥什,比如鐵鍁鋤頭什麼的,要武力捍衛自己村的變壓器,他們知道,一旦變壓器被他們拆走了,他們這個村就得斷電,就會有更多的村民,去購買樓房。堅決不能讓他們把變壓器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