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打戰 第十二章 諸葛連弩(1 / 1)

第三卷 打戰 第十二章 諸葛連弩

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在南京的秦淮河裏,曾出土過五件南朝時期製作的銅弩機,形態和結構雖然與當時通用的弩機一樣,具有外廓、懸刀、牛、樞、望山和牙,但是它的尺寸要大得多,弩機的銅廓長達三十九厘米,懸刀全長近二十厘米。如按發掘出土的漢代弩機與弩臂的通常比例,即一比四點五至五點八推算,安裝這種大型弩機的木弩臂,其長度至少在一百八十至二百二十六厘米左右,而所用的弩弓,則應長近四百三十至五百四十厘米。

如今,廉紫在現帶學習的考古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諸葛連弩的真實麵貌,但是她曾經也見過類似的諸葛連弩的樣子,這樣一來,她便能按照自己的印象,製作出類似諸葛連弩的武器。

這樣巨大的弩,如靠一個人的氣力是不可能張機發射的,單兵也無法使用。所以,廉紫要把它進行改造。記得大發明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參大量生產後失傳。

她並不要求自己製作出的連弩能一次能發射十支箭,她隻要把它改造能單兵能使用得了的武器就行,而且也能符合現代箭矢的規格,要不還要製作箭矢的話,時間是不夠用的。

她畫出了草稿圖,雖然有些不專業,但是大概能看出其思路。叫來了程光,把自己的思想通通講給他知道,又命令士兵找來木料,叫來木匠,把木料磨平成堅實的木板。

“天啊,小姐,你的頭腦也太好了吧!”程光在她的耳邊低語,這女子絕對是才女,他相信,這個武器的威力一定很大,看它的構造就能判斷得出來。

“不是我厲害,這是我在一本書上看見的。我學習的專業就是研究古代的一些史例,考古可是我的專業學目,要是不會我可是愧對我的老師了。”

啊叻?他似乎又忘記了自己的處境了。這般話還真讓沒有什麼知識的程光百思不得其解了。

“啊?”

“別啊了,開工了。隻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了,如果能打造出個幾十架的話,那會大大增加我軍的實力的。我打算把它原本巨大的弩身改造成隻有一米,重量也必須大大減輕,使得單兵能夠自由的使用。”

要把它改造得這麼出色,必須考慮很多。材料也要用最精的,必須使它堅固不易散架。否則剛發射幾箭就散了的話,那還打個屁啊!

經過眾人的努力,一架猶如小型模擬飛機的連弩終於完成了,找來了弓箭手,命令他們把箭放進去,試著發射看看它的效果。

一名弓箭手照著命令做了,它有三個特點:

火力很強,一次能發射十支箭;

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射,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

體積和重量大大減輕,單兵可以使用。

她突破性的改造了諸葛連弩笨重的特點,使其變得更加輕便。果然曆史不是白學的,就勉強接受你的自戀吧!21世紀最傑出的青少年。

“太厲害了,這東西一下子能發出十支箭,再敏捷的人也躲不過這個速度的。”

“嘿嘿,它的名字就叫諸葛連弩。”

“為什麼是諸葛啊?”大家明白連弩的意思,就是不明白之前那個諸葛是什麼?

“因為是諸葛亮發明的,所以就叫諸葛連弩。”

“咦,這不是你發明的麼,應該叫廉紫連弩吧!”

我倒,怎麼敢盜用偉大諸葛亮的發明,把它隨意改名字呢!“不可以亂說,諸葛亮是我最崇拜的人,這是它發明的,我隻是照樣畫瓢而已。”

眾人相當的不解,他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諸葛亮這一名號,也不知道這麼厲害的武器是先祖發明的,看來是他們的知識稀疏了。

繼續趕工,她至少要製造出10架以上的連弩。第一架已經成功的製造出,那麼接下去就容易多了。

心月國,會變得越來越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