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感傷西行之回到古代去 第六十章小繡妹(1 / 1)

第一卷 感傷西行之回到古代去 第六十章小繡妹

這座廟附近是一個大村子,村名叫自由村,老和尚對自由村很熟悉,這個村共有兩千多人,自然地形成自由東村和自由西村,村中間是一所小學和村委會辦公室,是東西自由村的天然分界線,村裏長著茂密的樹木,村前有一條彎彎的小河繞過自由村。

自由西村和自由東村有明顯不同的特點,自由西村的人們崇尚財富和自由,生活富裕,人與人基本上不大來往,人們喜歡旅行;自由東村的人們生活散漫,奉行著不得不原則,人們隻有在不得不吃的時候才吃飯,隻有在不得不睡的時候才睡覺,隻有在不得不起床的時候才起床,也隻有在不得不結婚的時候才結婚,人們認為不得不就是必然,必然的就是自然的,這是自由東村長期形成的生活觀念,已經紮根很久了,他們吃得香睡得香過得也很快樂,人與人也很和睦,有一點就是他們不喜歡冒險,寧願呆在家裏,他們老實本分,勤勞善良。

自由西村和自由東村雖然差異不小,但都民風純樸,互尊互愛。自由村實行村民自治民主選舉,人與人是平等的,因為在自由村的人們看來每個人都是自然之子,在自然麵前人與人是平等的,人們保護自然愛護森林,甚至信仰自然,自由村的人們把老和尚住的廟看成是自然之廟,人們有什麼心事都可以向老和尚傾訴,他們把老和尚看成是一位智者一個自然的象征。老和尚無意中提起了自由村,向小翔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老和尚說:“我每年都要為自由村的人們主持葬禮和婚禮,平時還要接待向我傾訴心事的人們,有時候也很忙。”小翔不解地問:“婚禮也主持嗎?”老和尚說是的。

過了一會,老和尚回憶起他年輕時曾喜歡上自由村的一個姑娘,當時他十七歲,姑娘才十六歲,這姑娘天性活潑,美麗大方,一雙烏黑明亮的大眼睛,一根長長的麻花辮。老和尚原來也是自由村人,小時候常給家裏放牛,天天帶著牛在村邊那條小河前的草灘上放牛,他讓牛自由地吃草,自己卻望著小河裏的小魚和卵石出神,他常帶著紙和鉛筆,一有靈感就畫了下來,沒想到時間一長竟把自由村裏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物,都畫得十分出神入化,在自由村裏出了名,人稱“小畫工”。

自由村裏的人們經常請他畫畫,女孩子們也讓他畫畫,人們也很喜歡小畫工,其中有個姑娘,就是上麵提到的他喜歡上的那個姑娘,跟他來往比較頻繁,她會刺繡,姑娘一有空就找小畫工,不是讓他畫花,就是讓他畫鳥,畫好之後姑娘拿回家貼在布上用彩線一針一線地繡起來,比畫得更動人幾分,姑娘把繡好的花鳥送給小畫工,兩人高興不已,一個稱讚畫得好,一個誇繡得好。

姑娘機靈地說:“小畫哥,要不你畫我繡,我們去賣給人家,說不定能賺些錢呢!”

小畫工也附和地說:“小繡妹,好啊!隻是怕沒人要啊!”

姑娘滿懷信心地說:“這個包在我身上,我去城裏賣,收入一人一半。”

小畫工擔心地說:“怎麼能讓你去賣呢?太辛苦啦!”

姑娘笑著說:“沒事的。”

小畫工認為不公平,就說:“這樣吧,我畫畫也容易,賣的錢就三七分成吧!你七我三。”

姑娘也不願爭了,其實她心底想有什麼好分的,到頭來還不是兩人一起的,姑娘喜歡上了小畫工,小畫工也不知不覺地對姑娘心生愛慕之情。他們經常在晚上一起數星星,在小河旁一起看魚兒……

那天,小畫工放完牛回到家,聽人們議論道小繡妹從城裏回來時被車撞死了,手裏一直提著個花籃,花籃裏有賣剩的一幅刺繡,那是用彩線繡得一枝茉莉花,清純的花瓣猶如姑娘的臉龐,臨死時眼睛裏還充滿了希望的火花。小畫工驚呆了,一口氣跑到姑娘家,伏在姑娘身上哭了好久,小畫工覺得對不住姑娘,全是他害了姑娘,小畫工幾天不吃不睡默默地想著他的小繡妹,好像從前的生活輕飄飄的像一幅畫,又好像畫中的人物花草那樣美麗,可是小繡妹帶走了他的世界,他決定以後再也不畫畫了,全是畫畫惹得禍,要是不畫畫一切就不會發生。他不畫了,也不想了,傷心之極,甚至不想活了,他想到村附近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就剃度出家當了和尚絕了塵念。一眨眼,沒想到當年的小畫工小和尚也成了一個老和尚。老和尚現在輕描淡寫地回憶起這些往事,心裏已經十分平靜了,往事如夢,人生如煙,一切終歸化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