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大清的那段日子 第六章走上革命道路的我爹(1 / 3)

叫板大清的那段日子 第六章走上革命道路的我爹

按理說一位青年海盜幹到這份上已經十分成功了,可我爹還沒有滿足於此,這位性情過於“蕩逸”的海盜天才,在日本正在如魚得水之際,卻惹出了一場事端,隻好逃離日本。

在日本青雲直上的時候,我爹認識了改變他一生命運,影響了他人生軌跡的一個偉大人物。

這個人物在曆史上並不出名,也不被很多人知道,但是他卻是那個時代裏唯一一位可以稱得上光芒萬丈,並讓人引以為豪的時代英雄。和我爹的幹爹、大海盜李旦一樣,他也是另一位重量級的人物——福建海盜顏思齊。

這位老鄉是漳州海澄縣人,和我爹一樣,也是一個體健如牛,喜好拳棒,無法無天,天生幹海盜的料子。他年幼之時,因為貧農出身,無錢無勢,被那幫欺軟怕硬的狗官欺負。這哥們也是苦大仇深,一怒之下,掄圓了刀就衝了上來,三下五除二,就結果了別人的性命,上了明朝官府A級通緝犯的黑名單。一看明朝的地麵上沒法呆了,這哥們就來個勞務輸出,偷渡到日本躲起來了。

到了日本以後,這哥們沒錢又沒技能,隻好跟我爹剛來日本一樣,當了個裁縫度日,偶爾也出海去做一下進出口生意。幹海盜這一行說起來挺怪的,要麼無師自通,瞎打誤撞就能發財,要麼怎麼都入不了這道。顏思齊和我爹一樣,剛接觸這行,馬上就如猛虎歸山,猴子入林,業務量突飛猛進,發展規模以N次冪遞增,沒過幾年,就富甲一方,成了和李旦一樣的大亨和華僑領袖。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加上我爹在日本的處境,和他以前剛到日本逃亡之時,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在和我爹自相識以後,由於秉性相投,沒多久就互相不分你我,再加上別的幾個趣味相投的同誌,一共28人,大擺筵席,張燈結彩,在異鄉日本的這塊長崎地方,一同燒香磕頭,拜了把子,禱告天地,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這28人中,顏思齊36歲,排行老大,我爹剛過20,排行最小。但是雖然我爹排名第28,但由於他精明能幹,所以年齡雖小,卻很受老大和其他幾位老哥們的器重。

這28位兄弟雖然有衣同穿,有錢同使,但其實說起來並不是舊時代的那種江湖兄弟性質的組織,而是一個已經初步啟蒙的革命團體。因為和一心隻講經濟發展的李旦不同,老大顏思齊具有政治頭腦和國際戰略視野,他熱心於政治事務,而以發展經濟為輔。

僑居日本期間,要錢有錢,要名有名,對大部分人來說,按理來說已經實現了人生的終極目標,可是顏思齊並沒有局限於此。眼見幕府統治的無能和黑暗,身處國際貿易和全球化迅速推進的17世紀,閉關鎖國、因循封閉卻成了日本等國堅定不移的長期方針和基本路線,而以從事經商和貿易為主的華人雖在日本定居的數量日多,可是相應的地位並沒有多少提高,這位華僑領袖、政治家、實業家就決心醞釀一番大動作。

這28名海盜精英確實什麼都敢幹,打打殺殺,做做進出口買賣也就罷了,這些革命同誌的理想目標有時候極其崇高,竟然醞釀把落伍的日本掌權的德川幕府給推翻,建立革命政權。

這能成嗎?

後來我爹給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還真把我嚇了一跳。你想一想,借住在別人的國家,就那麼幾個人,竟然想把這個國家的政權給推翻了,自己當掌櫃,這膽子也未免太大了吧?再說,這又有幾分成功的把握?可是話說回來,旁人都認為幹不了的事情,海盜沒有不敢幹的,要不然怎麼當海盜呢!

革命領袖顏思齊的戰略謀劃其實也是非常的宏大。他們這些革命兄弟們一致認為,日本物產富饒,魚米產量豐富,上連渤海灣,中接長江三角洲,下達廈漳泉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和明朝經濟繁榮的幾大板塊近在咫尺,具有極強的區域經濟發展優勢,如果能推翻腐朽的幕府政權,建立華人參與的,以發展經濟和擴展貿易為國策的新日本,那麼就可以在充滿機遇,沒有挑戰的17世紀,幹出一番事業來。

這個革命目標符合不符合後來所謂的什麼曆史發展的必然性暫且不論,反正當時我爹這幫革命弟兄對這事挺上勁的,向著這項崇高的革命目標有條不紊的邁進。也可以說,從這個時候起,我爹就在這位顏老大的帶領下,徹底走上了革命道路。

其實,革命領袖顏思齊的偉大目標,就是在繼續明朝天字第一號海盜、“大宋”政權的“徽王”、五峰集團董事長——汪直同誌沒有完成的革命事業。汪直當時掌控了日本,正在改造日本,以日本為基地,實行高度開放、自由,建立一個鼓勵經商和貿易的政權時,卻在大明被捕犧牲,而他沒有完成的偉大事業,就此被革命領袖顏思齊努力予以實施。

經過仔細的勘探和籌劃,我爹這些革命兄弟們終於製訂了詳細的行動計劃。他們打算先占領長崎海港各處的炮台,然後調轉炮口,就算是控製了附近的洋麵和內陸地區,到時候即使日本幕府想前來鎮壓,革命同誌們也就完全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