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0多年前,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損失最嚴重的戰爭。戰爭從1939年9月全麵爆發,到1945年8月德意日法西斯先後無條件投降,曆時整整6年,戰火蔓延歐亞非三大洲,先後有60多個國家,約占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這場戰爭。戰爭期間,在古老歐洲的無數城鎮,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在大西洋的狂風惡浪中,在北非黃塵遮天的大沙漠,在東方中國的山丘平原,在東南亞潮濕的熱帶雨林,在藍色無垠的天空,在北極海冰冷的水下,幾千萬軍人拚命廝殺,在戰爭中,人類遭受了空前的災難。據不完全統計,交戰雙方兵力達1.1億人,軍費消耗約13000多億美元。軍隊和平民的傷亡約9000萬人。其中以中國、蘇聯的傷亡人數為最多,中國為3500萬,蘇聯為2700萬。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4萬億美元,其中中國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000億美元。
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搏鬥中,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相互支援,並肩戰鬥,終於打敗了侵略者,拯救了人類文明,贏得了世界和平。
曆史事實充分證明: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把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建立在損害和犧牲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基礎之上,遲早要受到曆史的懲罰。凡是與人民為敵的戰爭惡魔,都不會有好下場,都逃脫不了最後覆滅的命運。德意日法西斯的覆滅,應該作為世界霸權主義的前車之鑒。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國際正義勢力從這次人類的血腥大災難中汲取力量和理性,在紐倫堡和東京組建國際軍事法庭,分別對德國和日本戰犯進行了審判,把德日一批瘋狂嗜血的法西斯戰爭罪犯推上了絞刑架。中國也分別在南京、上海、沈陽、太原等地組建軍事法庭,將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穀壽夫等一批侵華日軍戰犯判處了死刑。對戰爭罪犯的這次大審判,首次判定了侵略戰爭的犯罪性質,並在實踐上把以往的國際公約加以發展,作為法律固定下來,成為對待負有戰爭罪責的戰犯的國際準則。這對於反對侵略,防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有著深遠的警醒意義。
在舉世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之際,按照牢記曆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精神,我將多年收集和積累的有關最後擊敗法西斯侵略者、德日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軍事法庭審判戰爭罪犯的一些資料,經過加工整理,采用全景紀實的方式,編寫了《戰犯末日》一書。書中對從1944年意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裏尼垮台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前後的曆史事件,尤其對紐倫堡審判、東京審判、伯力審判以及建國後對日本在押戰犯的審判和寬大處理,都有比較詳細的記述。在編寫中,力求生動鮮明再現當年的曆史事實,以便使廣大讀者通過具體而形象的曆史場麵,透析和展示那些戰犯群魔的醜惡嘴臉、凶殘本性、扭曲的內心世界和可恥可悲的下場。
作者
201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