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獨辟蹊徑(2 / 3)

湛非魚是顧學士的弟子,而大皇子因為劉謇和仝同知之事必定遷怒到了顧學士身上,可大皇子不敢動聖上的心腹顧學士,或許還忌憚南陵顧氏,湛非魚自然是大皇子撒火的對象。

而湛非魚不想被動挨打,她如今的舉動無一不說明她在步步為營的布局,力保自己不會被陳家打壓下去。

可青涯書院不會成為她手中的尖刀利刃,即便明山長同意,可青涯書院也沒這麼大的影響力。

“明山長,我昨日新作了一篇文章,還請明山長斧正。”湛非魚卻是話鋒一轉,把帶來的文章遞了過去。

“我看看!”明三正憋著一股子氣,搶先一步把文章奪了過來。

就站在一旁,明三用了不到片刻時間就把一篇文章看完了,麵色複雜詭譎的變化著。

坐在主位上的明山長詫異的看著小兒子,湛非魚即便再有才華,可畢竟進學時間短,再錦繡的文章也不至於讓明三如此失態。

不是明山長高看明三,這比起文章來,湛非魚絕對略遜一籌。

“父親。”明三把文章遞了過去,視線更加複雜的看著湛非魚,這真的是她所寫?怎麼又這般多智近妖的小姑娘。

“咦?”明山長看著手中的策論文,這不是給朝廷的獻策,而是關於青涯書院發展壯大的策論。

等看完後,明山長總算知道明三為什麼表情如此複雜詭異了,這篇文章不過短短六七百字,但可行性卻極大,雖說是獨辟蹊徑,可明山長可以想象日後青涯書院必定能和大慶朝那些頂尖的書院媲美。

“山長,雖說有教無類,可書院招收學生都會進行考校,能入學者寥寥無幾。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天下若隻有讀書人,無糧食果腹,無衣裳可穿,居無所、行無車。”湛非魚話說的直白,青涯書院在江南道都排不進前十,放眼大慶朝,隻屬於中等。

所以湛非魚的獨辟蹊徑是指開設技術書院,培養的不是科舉出仕的讀書人,而且教授各種技能的書院,培養的是匠人。

明三估計是和湛非魚杠上了,毫不客氣的潑冷水,“但凡有技藝的匠人,大多是傳子傳孫不傳女,更不會外傳,你這文章寫的太好,不過是紙上談兵!”

大慶朝注重傳承,但各行各業的匠人都秉持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觀點,即使有些人會收徒,那也是把徒弟當成了兒子,讓這些匠人把工藝技藝傳給沒有關係的外人,刀架在脖子上他們也會不同意。

明山長沒打斷明三的話,畢竟這也是實情。

“我聽說繡坊就是這般招收繡娘的,萬事開頭難,但若真的去找,也能找到一些能工巧匠願意在書院為師。”湛非魚也知道要開設一個技藝書院並不容易,但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繡坊一般都是技法高超的繡娘擔任女師傅,一些女子在繡坊學習各種針法繡法,出師後就在繡坊當女工。

事出突然,明山長即便心動了,也不可能立刻給出答複,此舉關乎到明家日後的發展,想必明山長也要去信給京城的長子。

“桃紅,你領湛姑娘去後院。”讓丫鬟帶著湛非魚離開後,書房裏,明山長沒好氣的罵道:“你就這點出息?”

強撐起的氣勢都消失了,明三這會沒骨頭一般靠坐在椅子裏,“爹,你說九歲小姑娘能有這份眼界?我大哥估計都比不上。”

“若沒有過人之處,顧學士為何要收她為弟子?”明山長並不認為湛非魚背後有人出謀劃策,說到底還是小姑娘聰慧過人。

提到顧學士,明三更蔫了,比起一肚子心眼的湛非魚,自己就是個沒腦子的愣頭青!雖然明三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一個九歲小丫頭。

通往後院的小徑上,湛非魚腳步一頓,看向八角亭裏的三人,沒想到還能遇到“熟人”。

章老夫人畢竟年歲大了,坐著馬車來到青涯書院,卻被顛的難受,這會剛好在亭子裏休息一下,而跟隨章老夫人而來的包蓮兒正殷切的伺候著,又是倒水又是捏肩,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裏是章府的後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