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袁知府(1 / 1)

第413章

袁夫人派出去的人趕到時曹嬤嬤已經進了金家的大門,至於派去府衙的小廝也沒見到袁知府,一刻鍾之前袁知府帶著隨從離開了府衙。

東升客棧的掌櫃看到來人後震驚的差一點把眼珠子給瞪出來了,“大……大人……草民拜見……”

“掌櫃的不必多禮。”袁知府製止了掌櫃的行禮,看了一眼後院,“不知從肅州府過來的湛姑娘住在哪間房?勞煩掌櫃的帶路。”

又是來找那小姑娘的?掌櫃的愣了一下,回過神來急忙開口:“大人這邊走。”

片刻後,何暖把茶水送了過來,見湛非魚點頭了,這才退到了房間外的走廊裏守著。

袁知府帶過來的一個兩個隨見到何暖後,雙方並沒有寒暄,各司其職的守在門外。

袁知府視線掃過臨床位置的書桌,半邊桌上堆滿了書籍,再加上屋子裏彌漫的墨香,如此勤奮能奪得小三元也是情理之中。

“本官和張知府也算是舊識。”袁知府忽然提起過世的張知府,清臒的臉龐上露出幾分複雜之色,“三年前本官曾向張知府尋求幫忙,被拒絕之後本官也曾想去見姚大人,可惜終究辜負了岷和府的百姓。”

湛非魚聽的一頭霧水,姚大人乃是隴右道布政使,袁知府若真遇到什麼棘手的事,姚大人不可能置之不理,那麼隻可能是袁知府半途而廢。

放下茶杯,袁知府正色的看著坐在麵前的小姑娘,誰能想到他堂堂朝廷命官,岷和府的知府大人,有一日竟然會尋求一個小姑娘的幫忙。

“湛姑娘看岷和府,比之肅州府如何?”袁知府再次開口,卻是換了個話題。

雖說滿腹疑惑,湛非魚也沉得住氣,“岷和府有八景,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街市上商賈生意興隆,百姓比起隴右道其他州府富庶許多,大人廉政愛民、治下有方。”

這話並不是湛非魚的恭維,岷和府的確富裕一些,但若是和江南道和京城比起來,這裏依舊算是窮山惡水的貧瘠之地,否則姚蓁意主仆不會思思念念的想要回到京城。

袁知府麵上不見半點榮光,反而露出凝重之色,聲音都低沉的發苦,“洮河自岷和府流過,所以比起缺水的其他州府,岷和府的土地更加肥沃,山林植被茂盛,亦有不少山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湛非魚認同的點點頭,笑著道:“此前去看了岷山疊翠還有洮河流珠,的確是美不勝收。”

若是不用作詩的話那就更好了,一想到書桌上還不曾寫好的詩,湛非魚感覺任何美景都顯得寡淡了。

“岷和離邊關遠,戰事一般波及不到此處,所以很多商賈都會把作坊還有鋪子都建在岷和府,金家便是岷和府最大的商賈。”袁知府不再掩飾神色裏對金家的厭惡之色。

湛非魚離開肅州府之前和錢家商行的錢夫人也有過幾次接觸,錢家的生意做的也大,那是依托丘家三房的姻親關係。

可和袁知府口中的金家比起來錢家還吃差了一大截,錢夫人手底下最賺銀子的便是馬場還有江南的玲瓏布莊,而馬場除了販賣良種馬匹之外,其實主要是為了錢家商隊提供運送貨物的馬匹。

錢家的商隊隻能算是小打小鬧的程度,可金家的商隊卻遍布整個隴右道,即便是蠻夷也有金家商隊的蹤影,隻要有人的地方,金家商隊就能把貨物賣過去。

聽到這裏湛非魚都不需要袁知府點明了,也大致猜到了袁知府登門的原因,“大人,恕學生冒昧,可即便沒有了金家,也會有第二個金家,第三個金家。”

金家做的生意放到湛非魚的上輩子那是要被嚴打嚴查的,可這是大慶朝,而且此處不是守衛森嚴的京城,而是常年有戰亂發生的邊關,金家這樣的生意是禁不掉的,袁知府扳倒了金家,但凡有銀子賺,勢必還有其他商賈會接手金家的生意。

袁知府怔了一下,估計沒想到湛非魚會看的如此透徹。

財帛動人心!金家沒少幹見不得人的勾當,就好比金家的商隊,那些鏢師手裏都沾過鮮血和人命,否則的話鎮不住那些劫匪,包括各地的三教九流之徒。

而且金家能把生意做到隴右道的最靠近蠻夷的幾個州府,甚至能去蠻夷走商,這其中必定是靠銀子來打通關卡,軍營裏必定有些人會給金家行了方便。

至於同行,那些想要搶金家生意的商賈,墳頭的早已經幾人高了,金家在岷和府紮根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足足有二十多年,是名副其實的地頭蛇,袁知府在岷和府任職卻不到十年。

沉默許久後,袁知府突然開口:“本官懷疑金家和蠻夷有關係,甚至可能就是蠻夷的探子。”

“什麼?”這一下輪到湛非魚吃驚了,微微坐直的身體又放緩下來,也對,若金家隻是奸商,袁知府沒必要來客棧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