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水落(2 / 3)

湛非魚轉而看向劉侍郎,見他沒有反對又繼續道:“所以目前沒有爭議的是這個荷包的確是幕後凶手給姚大民的,隻要查出荷包的真正來處,便可以斷定幕後凶手的身份。”

“湛姑娘有線索?”常寺卿此刻真來了興趣,其實這個案子明顯就是劉侍郎栽贓陷害,不管是誰收買姚大民,直接給五百兩銀票,何必多此一舉的拿個荷包裝著。

再者姚大民收了這五百兩銀子,必定會隱晦的告知父母或者妻兒,否則這荷包縫在厚布簾子的中間,等冬日一過往水裏一泡一洗然後收起來,明年冬天再拿出來掛著,估計掛個十年八年的都發現不了裏麵藏著銀票。

常寺卿昨日提升了姚家七人,辦案多年常寺卿能肯定姚家老老小小都不知道布簾子裏藏了銀票,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提前把荷包縫到了布簾子裏,之後刑部捕快再把荷包搜出來。

“回大人的話我不擅長針線,不如找一個精通針線的繡娘過來,說不定能發現什麼線索。”湛非魚悠然一笑,到現在為止自己都沒有近看過這藍色荷包,說太多那就太假了。

聽到這話的常寺卿再次拿起藍色荷包仔細的看了看,好吧,身為朝廷官員他也不懂這荷包的布料和針線。

片刻後,京城三個繡莊最精通針線的繡娘都被傳喚到了大堂上,為了防止串供,三個繡娘是依次上堂,而三人的回話卻是一樣。

“大人,這布料是最普通的藍靛棉布。”繡娘李氏一板一眼的回答,“凡藍五種:菘藍、蓼藍、馬藍、木藍、莧藍,京城天寒一般種植菘藍和蓼藍,江南一帶種植的馬藍和木藍,因為原料不同所以染出來的顏色也略有不同。”

大堂上荷包三種:姚大民家中搜出來的,湛非魚行李箱子裏搜出來的,以及丫鬟綠柳那裏取回來的。

李繡娘指著後兩種荷包再次道:“這兩個荷包不管是布料還是針線都出自同一人,顏色也是相同,都是來自南方,這個藍色荷包則來自京城或者鄰近州府。”

常寺卿和在場的諸位大人此刻都來了精神,根據卷宗上的口供,何暖交待了這些荷包是從山南道興文府的布莊買的,一次就買了三十個荷包,所以到了京城還剩下十多個荷包。

“今年五月京城連綿大雨,導致菘藍減產,所以布價翻了數倍。”李繡娘一手指向自姚大民家中搜出來的這個藍色荷包。

“所以普通百姓都不再買藍靛布料,隻有大戶人家不在意布價的上漲,依舊會用這樣的藍靛布料。”

一批普通的布料價格在兩百文到五百文之間,但菘藍被大雨給衝泡減產了導致藍靛染料數量急劇下降,藍色布料的價格飆升到了二兩銀子一匹。

對普通百姓而言,沒有藍色布料也可以買其他顏色的,何必多花這個冤枉錢,布莊之前也能收到一些繡娘賣過來的荷包,但藍色布料價格上漲後,送到布莊的荷包都變成了紫色、薑黃、暗紅這一類。

不過京城這些大戶人家不差銀子,因為價格昂貴的藍色布料都沒有零散賣的,都是整匹整匹的送去了這些家族。

李秀娘這話也從側麵證實了一點,姚大民家中的荷包不可能是何暖從布莊買回來的,那麼這個幕後真凶來自京城某個家族,家中采買了藍色布料還做成了荷包。

“李繡娘,你可曾見過這樣樣式的荷包或者針法?”常寺卿目光再次停留在這藍色荷包上,如果是劉侍郎栽贓陷害,那麵前這個荷包就應該和行李箱子裏搜出來的一樣,而不是出自京城。

而此刻劉侍郎麵色大變,隻是快速的低下頭隱匿住了眼中的震驚之色,這藍色荷包竟然被人調換了!

這怎麼可能,荷包分明是從姚大民家中的厚布簾子裏搜出來的,除非有人先一步動手換了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