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四人論(1 / 2)

“滄岄姑姑,不知您重新檢驗過屍體後可有新的發現?”萬寧問道。

滄岄道:“剛剛我與通判、千春也正在說這事。”

岑平插話道:“滄岄仵作也是剛剛完成查驗,顧不上休息,便與我們細說這結果。”

萬寧連忙道了聲辛苦,眼裏充滿敬佩之色。

雖說仵作是極其低賤的職業,但萬寧卻從不會看不起他們,甚至有些敬佩他們。

他們不顧世俗眼光,不顧髒臭惡心,與屍體打交道,從中發現凶手的秘密,為死者昭雪伸冤,他們應該得到尊重。

若說一般的仵作還有為了生計的理由從事這行,那滄岄絕對沒有這樣的顧慮。

她應該是秉承著責任和正義而屈身於這一行,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身為女子麵對再慘烈的局麵都不曾退縮過。

和她比起來,萬寧覺得自己遠遠不及她。

至少今日在茅草屋那,她就沒有勇氣去直麵那腐爛的死者,她甚至很恐懼這樣的場麵。

“這些沒什麼,分內之事。”滄岄擺擺手,不覺得這有什麼,她早已習慣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隻要有案子發生,她都會如打了雞血,一鼓作氣將屍體檢驗清楚。

此時她看著旁邊的萬寧,似乎又回到了和摯友羅蔓蔓並肩作戰的日子。

“我仔細查看過屍身,她的背部傷口有少量的稻草,雖大多數啊已經爛了,但還有一點點嵌於傷口中。

這種稻草和茅屋裏木板夾縫裏的稻草看著是一樣的,而木板上的血跡從氣味、凝固度來看應該是人血。

所以基本可以認定死者是在那木板上遭遇了淩虐和折磨,最後失血過多而死。

牆麵上,床榻邊的木桌上,有些許噴濺的血跡,是凶手拿刀在死者身上砍割時噴濺出來的。”

滄岄說完這段話,不由自主地就皺了皺眉頭。

要是在現代,她根本不可能用“看著”、“應該是”、“有可能”這樣含有估計、不確定的詞來做驗屍彙報。

現在這個時代,檢驗手段太有限,像死者身上的稻草和茅屋稻草是不是同一品種?她隻能憑肉眼和經驗來判斷,不能通過儀器來檢測植物的DNA確定是不是同一種。

同樣的,她也無法通過科學的檢測手段來判斷木板上的血跡是不是人血,隻能憑經驗來作主觀判斷。

這對破案來說,是極其不嚴謹的。

隻是她也沒有辦法,一切實在是太有限了。

萬寧聽後,說道:“死者死於那個茅屋裏,她躺在那塊木板上,被凶手一刀刀淩虐。

死後又因為茅屋屋頂開裂,雨水灌入,讓屍體淋了雨,才發生皮膚雞皮發皺。”

萬寧的推測讓雲千春想到了死者的死亡時間。

“若說下雨,前兩日剛剛下了雨雪,可死者並不是前兩日死的,她死了已有些時日了。”雲千春撫了撫下巴,沉思道。

萬寧道:“除了前兩日,冬至前的兩日也下過一場大雨。

今年的冬日雨水不多,下雨的日子屈指可數。

按照死者現在估算的死亡時間,那她應該死於冬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