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聽得有活命之望,心中一時大喜,說道:“隻要你今日不殺我,我給你金銀珠寶、封你做大將軍……不!不!封你為親王,太祖立下規矩不許封外姓為王,我賜你改姓趙,你……”話未說完,洪七郎又是一巴掌打了過來,罵道:“誰稀罕當你姓趙的親王?”趙構一時不敢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那你要我做什麽?”
“嶽元帥含冤而死,你發下誥令為洗刷嶽元帥冤屈。”洪七郎見趙構低頭不語,說道:“你不願?是不是?”
趙構道:“這件事確有難處,我已親口下令辦他通敵叛國之罪,他此時死未經年,這時又為他平反,豈不顯得我朝令夕改、反覆無常?”見洪七郎二道眉毛高高豎起,知道此時說錯一句話,轉眼便是殺身之禍,趙構又道:“我答應你,三年之內傳位於太子,便讓太子去為嶽飛平反,也讓新皇帝有個美名,你說怎樣?”洪七郎點了點頭,他已經答應韓世忠饒趙構一命,也知道天子君威,下過的命令確實不得任意更動。便道:“如此甚好!三年後嶽元帥沉冤不得雪,你知道會有什麽下場。宮牆雖高、衛士雖多,在我眼中猶如無人之境!”
突然又是一陣霹靂,屋外電光閃爍、雷聲不絕。不知何時竟然已經不見洪七郎蹤影,趙構看的大雨不住從窗外潑灑進來,左肩劇痛,看著那柄透過自己肩膀的龍泉寶劍,劍柄上紅穗不住抖動,隻覺口中大乾,一陣天旋地轉,脖子一歪,跟著便暈了過去。
= = = = = = = = = = = = = = =
川西隴中蜀道,時已入秋、風沙飛揚,行路極是艱難。洪七郎與嶽翎君,率同丐幫諸長老一同前往雲南大理國,要祝賀義弟段思屏新任大理國皇帝。自入大理國境後盤查甚嚴,洪七郎取出段思屏給的書信,一路順順利利的來到大理。它不先去大理城見義弟,反而轉折向北,要先經西夏前往天山飄渺峰的逍遙派靈鷲宮。見邊境上軍士們加緊演練、築禦工事,大理國北雖有大宋以為屏障,然卻未一日不防範金人來犯,可見大理國對大宋能否抵禦金人甚無信心把握。
這一日來到天山山脈之南,此處離飄渺峰已不過半日路程,洪七郎遵守逍遙祖法,一直未將逍遙派之事說與丐幫諸人知曉,便連嶽翎君也隻是猜測,但信任洪七郎,對於逍遙派一事便不多問。
諸人上峰,不多時道路崎嶇,已然不能行馬。把馬匹綁在路旁一株枯樹上,陸續往上行去。山中雲霧彌漫,一個多時辰後來到一處斷崖,崖邊一條鐵索垂入穀底,望下去隻有白茫茫一片,看不到底端,也看不到另一端。突然鍾聲響起,嗡嗡嗡的在山穀間回盪不絕,眾人驚疑不定,洪七郎道:“再過去便是禁地了,各位請在此處稍候,我去了便回,頂多一個時辰。”龍星月與澎無心道:“幫主為萬金之體,合幫上下全係你一人,請務必保重。”嶽翎君也道:“七郎哥哥,你……你真的回得來?”
洪七郎道:“你勿需掛念,這是我少年常遊之地,山上一草一木,莫不了然於胸。”
他話一說完,猛吸了一口氣,仰天嘯了出去。那鍾聲突然變得甚急,夾雜小鑼聲響,曲調甚是喜悅。洪七郎走到崖邊,一條鐵索自雲霧中飛了過來,洪七郎一手抄住,回頭對眾人微微一笑,跟著鎮臂一揮,身子宛如大鳥般騰空飛起,鑽入了雲霧之中。嶽翎君望著他離去的方向,此時鍾聲漸歇,終於颯然無聲,隻聽得山風呼嘯,穿蕩於千山萬穀中。
(全文完)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