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劉仁瞻英雄末路(1 / 2)

魏叔嗣和李簡終究還是沒有留下劉仁瞻,老將軍太猛了。快五十歲的人了,居然沒有人敢於正麵阻攔他,讓他殺出了重圍。李簡和魏叔嗣自然是要比梁延嗣聰明得多,不會傻乎乎的去和老將軍硬碰硬。

但是老將軍也隻帶走了二十餘騎,其餘的士兵幾乎全部留下了,包括那些前期被打散的輜重兵。劉仁瞻帶下山來被梁延嗣放過的兵,一個不剩的被魏叔嗣滅了,那三千輜重兵也沒有跑掉幾個。

一場由突襲引起的戰事,再魏叔嗣的謀劃之下居然大獲全勝。

當然,嶽州兵也損失不小,戰後清點,死傷士兵近三千人。而梁延嗣也死傷了數百人。

可以說,這一戰,魏叔嗣出了氣,梁延嗣也算是綁為了報了仇。要說有輸家,隻有一個,那就是劉仁瞻。

劉仁瞻幾乎是全軍覆沒,鄂州城裏隻剩下了兩千守軍。而且還是快要斷糧的兩千守軍。

還好,一萬多士兵賣了,也是把一萬多張口消滅了,鄂州城裏的兩千兵也就沒有了饑餓的威脅。

雖然自有兩千人,但是要是不進攻,固守待援,劉仁瞻自信還是可以做到的。

張無邪對於劉仁瞻談不上幹什麼好感,當然也同樣沒有太大的惡感。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老將軍的生性涼薄。曆史上,劉仁瞻曾經因為兒子要投降,居然腰斬了兒子。

軍法麵前,無可厚非,隻是為什麼非要用這樣一種血腥的刑罰呢?

但是,有這樣一位鄰居,的確不是一件好事情。

就在劉仁瞻惶惶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套箱鄂州的時候,鄂州城裏剛剛經曆了一場血戰,或者說是血洗。

劉少英率領的三千安州軍,化作難民,混在難民群裏,進了鄂州,劉仁瞻前腳剛走,他們後腳就跟了進去。由於魏叔嗣血洗鯰瀆場的舉動,使得許多鄂州百姓不得不前往城裏避難。

劉仁瞻還在馬鞍山鏖兵的時候,正是劉少英發動的時候。兩千人,兵力本就不多,還要分散駐守,被偷襲是很容易的。

傍晚時分,正是劉仁瞻剛剛殺下山的時候,劉少英再鄂州城裏突然發動了攻擊。打起來的自然是荊南的旗號。

節度使大人去和南楚的軍隊作戰了,現在又來了一支荊南的軍隊,於是,鄂州的百姓開始向著城外逃跑,對此,劉少英不阻攔,他的目的就是把這些人趕出城去。

進了城又逃出城的難民們,有的朝著西北進入漢水,有的則是向東,準備去江州。

然而出城王東不到十裏,就有一支“荊南”的軍隊攔截難民,為首的將軍一副十分凶惡的樣子,則是張無邪的玩伴劉虎,安州的錢糧官。

於是,去江州的路被阻斷,而西南絕對是不能去了,因為血洗鯰瀆場的難處軍隊就在那兒。

隻能去複州了。

劉少英再傍晚時分發動進攻,迅速的風格消滅了城裏的幾個主要的士兵的聚集點,然後集中兵力,占領了鄂州的衙門。

至此,鄂州的軍隊基本上被消滅殆盡。

劉少英打開了鄂州的糧倉,雖然糧食並不多,隻剩下二十萬斤左右,但是總算不至於空手而歸。氣的劉少英大罵,別人打仗都是打的發財仗,輪到老子就是一個窮鬼。

而且城市蕭條,也沒有什麼可以搶的。於是,搶完之後,連夜撤離,一把火之後,鄂州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搶完就走,的確是明智的選擇,畢竟鄂州不是他們可以占據的,否則,絕對會招來李璟的攻擊。

畢竟是南唐的西大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