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恢複過程中稍微有一點不理想,出現其中任意一種不好的狀況,想繼續打籃球那是癡人說夢,搞不好日後連普通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俱樂部的經理說,你的身高原本在後衛中也偏矮,骨齡測試未來的身高也不到190CM。斷腿之後,雖然很幸運的沒有傷到骨骺骺板,但如果稍有不慎,一旦出現如細菌性的感染導致的骨髓炎的之類的情況造成骨缺損,身高必然受到影響。
俱樂部的經理還說......
他說他錘子的說!
蘇與姚左手重重的錘了下病床,才舒緩了片刻的手背又傳來了陣陣輕微的疼痛。
在經理的口中,不可預測的因素還有太多太多,蘇與姚心裏很清楚,在自己斷腿之後,續約的事情已經黃了,俱樂部打算直接放棄自己。
這事還得從蘇與姚13歲的時候說起。
在蘇與姚10歲進入京都兒童業餘體校,13歲在業餘體校打出名堂,以158CM的身高破格入選西恩男籃U13國少隊受到強烈關注,一時間國內各職業聯賽俱樂部蜂擁而至。
職業球隊之間對於後備隊苗子的競爭很殘酷,發展各層級線人,一得到線報當天就要坐飛機趕到當地,一旦看中,兩三天內就做好小球員和家長的工作立馬簽約,負責球隊青訓工作的俱樂部經理們,身上的壓力比每年搶生源的大學招生老師更大。
當時為了搶下蘇與姚,京都路橋隊給出了優渥到離譜的待遇與條件,甩開所有競爭者和蘇與姚簽了一份為期兩年的青訓協議。
這也是為什麼老家遠在南方粵省的蘇與姚一家會來到京都。
這兩年,蘇與姚的飛速成長有目共睹,天選之子,未來可期,當初的價格再高都值得,但是重傷之後就未必了......
一個才15歲的青訓隊的小球員可沒有早已經在職業舞台上打出靚麗成績、身上帶著巨額合同的球隊當家球星那樣的待遇,哪怕蘇與姚之前表現得再有天賦再有潛力。
對俱樂部來說,要繼續培養蘇與姚,後續要花費的人力、物力都太大,並且即便他傷愈回歸,未來還能否兌現天賦是未知。
投資未必能有成正比的產出不單止,還極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此,比起繼續押注斷腿重傷的蘇與姚可以涅磐重生兌現天賦日後幫俱樂部打球,還不如直接放棄轉身去尋找下一個天才少年。
即便要簽,那也不是現在,得等他自己完全康複能讓人看到還有相應的潛力後,這樣才能保證俱樂部的利益。
這才是最真實的情況。
可重傷之後,其實蘇與姚最大的希望是俱樂部在他複健時能給予幫助,幫他度過這場大劫。
如果失去俱樂部專業的醫療康複團隊的幫助,自己的康複之路會變得坎坷太多,不說穩定的醫療保障、專業的康複訓練師指導,甚至日後複健訓練的場地和器械都是個大問題。
除非家裏很有錢,一切咱們自己花錢搞定,可惜的是,家裏已經掏不出這筆錢。
原本家中還挺富裕的,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作家,收入不菲,也攢下不少積蓄。
隻是他的一場大病,家裏多年的積蓄全都花掉了,最後也沒能阻止病魔將他帶走。
父親離開後,家裏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斷了,目前家裏的所有開支隻能靠母親那微薄的收入勉強支撐著。
若不是有意外保險,同時因為代校出征受傷,學校出錢資助自己的醫療費用,他根本連高昂的手術費都支付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