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洗漱完畢,躺到床上的陳文,開始懺悔。
一晚上C語言沒看幾頁,單詞沒背幾個,淨玩遊戲了。
這樣下去怎麼能行,難道我要重蹈上一世的覆轍嗎?
當時就不該答應程瀟雅玩那一局遊戲!
我怎麼就管不住我這手呢?
懺悔了半天,陳文突然浮現出一些想法。
當年《flappybird》火了之後,帶起了一股全民玩手機小遊戲的熱潮,像《隻點白塊兒》、《2048》等。
這些小遊戲的共同點是,簡單,上手快,且每一局用時很短,又有分享機製能夠讓大家時刻相互比拚。
而且容量很小,在那個移動4G剛剛開始,手機存儲還沒那麼富裕的年代,大家也看到別人在玩,也非常樂於下載這樣一個輕量級的遊戲玩玩。
反正也不占多少空間。
這些小遊戲開發起來也比較簡單,火爆全球的《flappybird》是由一個越南小哥自己一個人開發出來的。
上線之後幾個月,全球下載量有好幾個億。
這是一款完全的免費遊戲,但是僅僅依靠內置的廣告,也讓開發者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現在《flappybird》已經發布,但是真正大火的時機還沒到來。
沒記錯的話,《隻點黑塊兒》和《2048》都是2014年上半年發布的。
那時由於《flappybird》開發者個人原因,下架了遊戲,火熱的手機小遊戲市場突然出現了一大片空白,其他手遊伺機而動,在市場嗷嗷待哺的時候,其他小遊戲趁虛而入,狠狠地火了一把。
現在時機剛好,陳文決定,入手手機獨立小遊戲,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從哪個遊戲開始呢?
這時候,《節奏大師》正火,《隻點黑塊兒》雖然號稱是個音樂類遊戲,但是和《節奏大師》的內核還是不太一樣的。
《節奏大師》是根據每一首歌的節奏,敲擊屏幕下方出現的音符。
《隻點黑塊兒》則如其名,遊戲有黑白兩色的鋼琴塊,你要點擊所有的黑色,且不能點到白色,否則遊戲結束,每點擊對一個黑塊兒,畫麵會自動下落,在最短時間內按完所有的黑塊遊戲即可完成。
隨著你點擊每一個鋼琴塊,遊戲會發出相應的聲音。
感覺像是你在彈鋼琴一樣。
因此從音樂上來說,《節奏大師》是你在找歌曲的節奏,《隻點黑塊兒》則是你在彈奏出一曲歌曲。
當然兩個遊戲的玩法本就是大不相同的。
而且《隻點黑塊兒》除了上述的經典模式,還有街機等上百種模式供玩家選擇。
可謂是簡單又豐富。
玩這個遊戲的場景可以在任何時候,你拿出手機就可以玩兩局,而不用像《節奏大師》那樣必須得玩完一首歌的時間。
這也是這種輕量級遊戲的優勢所在。
陳文最終決定,就從《隻點黑塊兒》開始。
前世的陳文畢業之後也想走過做遊戲策劃的路。
畢竟玩過那麼多遊戲,也算是經驗豐富。
但是遊戲大廠都要求學曆,去應聘的都是遊戲玩的好學習還搞的好的,他這種肄業的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之後陳文也應聘上一個規模很小的遊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