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佛寶謎案
在C國國內,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傳說:得此舍利者,必得天下。原本是一枚佛家的至寶,到後來竟成了C國國內各個武裝組織爭相搶奪的“傳國玉璽”。最終以訛傳訛,形成了後來的怪異傳統:在C國,若想執政,就必須要擁有這枚牟陀舍利,否則將名不正言不順。
總部作戰室裏,橢圓形的大會議桌周圍坐滿了人,胡振、龍衛、第二組全體成員全部在座,同時在座的還有某強力單位主任李波,緊挨著他坐著的是該部門的偵查員,也是這次事件唯一的幸存者,偵查員楊少康。
楊少康頭部纏著厚厚的紗布,麵部憔悴,目光也顯得有些呆滯。連日的曆險加上戰友犧牲的傷痛,讓這個年輕人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大屏幕上,屏幕上顯示的照片是一顆“石頭”,那顆“石頭”呈現出奇妙的蓮花形狀,通體赤紅色,熠熠生光。
“人都到齊了,咱們開始。”胡振麵色冷峻地掃視全場,隨後將目光落在李波主任的臉上,“老李,具體情況你跟大家介紹一下吧。”
“好。”李波站起身來,走到與屏幕連接的電腦前,指著大屏幕上那顆“石頭”說道,“在介紹整個案情之前,我還是要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大屏幕上的這件寶貝。大家請看,照片上顯示的物體並非是一顆寶石,卻是比寶石還要珍貴千倍萬倍的佛家至寶——舍利子。關於這個名詞,大家應該不太陌生,簡單地說,舍利子是得道高僧圓寂火化之後,身體、骨骼不化而留下的結晶體。舍利子在佛教聖物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信徒也一直有著供奉舍利即供奉真佛的說法。
“我們照片上看到的這個舍利子,是真實存在的一件瑰寶,它狀如蓮花,通體赤紅,晶瑩剔透,稱得上是舍利中的精品,它的來曆更是跟咱們中國頗有淵源:傳說,在我國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時期,有位古印度來的高僧叫做牟陀,他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傳播佛教,深得當時魏孝文帝的敬重。北魏遷都洛陽之後,魏孝文帝為表其功勞,敬其佛法,宣旨在我國H省境內為其修建寺院,這座寺院也是我國最古老的佛教古刹之一。牟陀便成了這座香火綿延千年的古刹第一任主持。他在寺院中翻譯佛經、度化信徒、傳播佛法,為我國佛教文化的最初創立和發揚光大立下了不世之功。
“牟陀晚年經常跟自己的徒弟講,說他自己死後,必有舍利出現,要弟子謹記,若有寶藍、赤紅兩色的舍利,一定要將它們送回天竺,供奉在自己當年出家的寺院中。牟陀圓寂之後,在寺中火化,弟子果然從他的遺骨中發現了整整三十六顆舍利子,其中三十顆較小,還有六顆形如蓮花、顏色各異的舍利子,成為佛法大觀,震驚當世。舍利子取出之後,眾弟子按照牟陀生前的遺願,將三十顆較小的舍利子供奉在各個寺院中,而將這六顆珍貴的舍利中的四顆分別供奉在皇家寺院和牟陀做主持的本刹中。另外一顆寶藍色和一顆紅色的舍利子由孝文帝派專使送往牟陀當年的出家地,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大光明寺中。當時為了保險起見,孝文帝總共派出兩個特使,各帶一對護送人馬,將兩枚舍利子分別攜帶。
“一年之後,其中一個使者到達了大光明寺,將寶藍色的舍利子交給寺中,這枚舍利子被供奉在大光明寺近千年,後來雖幾經戰火,依舊完好,至今仍然供奉在Y國的某大寺院內。而另一隊護送紅色舍利子的人馬,則在半途中忽然失蹤,從此這隊人馬和那枚神秘的紅色舍利子便杳無音訊,千年無影無蹤。
“直到1967年,C國的兩個登山愛好者在攀登C國北部邊境地帶的一座雪山時,遭遇雪崩,幸存之後,兩個人在崩塌的雪崖穀底,發現了被冰封在穀底的一隊中國古代人馬遺骸。這次發現不僅印證了孝文帝派專使護送舍利子回古天竺的傳說,那枚失蹤了近一千五百年的赤紅色牟陀舍利子也同時再現人間。這枚舍利子被當年的C國政府獲得,一直視為鎮國之寶,存儲在國家寶庫中。但是就從那時開始,這枚舍利子開始了它的艱難曆程,從1967年到現在的四十多年時間內,它隨著C國國內的動亂不斷,多次失蹤,又多次出現,數度易手。
“巧合的是,每次這枚舍利子出現在某個組織的手中,這個組織就會獲得短暫的執掌國家政權的機會,而每次這個組織被人推翻時,又都是以這枚舍利子的離奇失蹤為前兆的。於是,在C國國內,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傳說:得此舍利者,必得天下。原本是一枚佛家的至寶,到後來竟成了C國國內各個武裝組織爭相搶奪的‘傳國玉璽’。最終以訛傳訛,形成了後來的怪異傳統:在C國,若想執政,就必須要擁有這枚牟陀舍利,否則將名不正言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