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別讓得失之心毀了自己
得失心太重的人遇事斤斤計較,在經商的過程中則表現為過於看重眼前的利益,並為此與合作夥伴、競爭對手等方方麵麵的人關係僵硬,最後必然讓得失之心毀了自己。
學會周轉情緒
對商人來說,情緒的周轉遠比資金的周轉更重要。放不下、難割舍的商人很容易陷入情緒帶來的困境。
“睡覺吧,別再想了,明天還是一樣能過去的。”鬆鼠妻子勸慰丈夫說。鬆鼠丈夫輾轉反側,一直沒有入睡。
“你說,我能不急嗎?”鬆鼠丈夫滿麵愁容,“為了辦我們的堅果加工廠,我向鄰居鬆鼠苦苦相求,好不容易才借了一筆錢,眼看明天就還錢了。可是,我們加工的食品還沒有出廠呢,我拿什麼還啊!那個鄰居愛錢如命,催得比什麼都緊,明天可怎麼過啊?”說完又歎了一口氣。
鬆鼠妻子說:“睡吧,到了明天自然會有辦法的。”
“可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丈夫抱著頭悶聲悶氣地說。
鬆鼠妻子忍無可忍,她跳出樹洞,對著鄰居高喊:“我家丈夫明天可是沒有錢還你們的!”
她又回到床上,對丈夫說:“我想他們比你更睡不著了,你睡吧!”
不一會兒,鬆鼠丈夫就睡著了。
鬆鼠妻子真是高明,她早就明白,隻要調整自己的情緒,就會發現別人比自己更煩惱。
生意場上,資金及時回籠是很重要的,這個簡單的道理你也知道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情緒周轉呢?很多人夢想著財富,談論著權力,點數著鈔票,但同時他們也遇到了來自金錢的煩惱、憂慮甚至是恐懼。
其實,隻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就能得到心理平衡。如果你“楊白勞”,會為窮苦和債務而發愁,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精明“黃世仁”也會害怕你跑了,為此大傷腦筋。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
商人因為有更多的追求,難免會疲憊和憂慮。你需要像善於回籠金一樣周轉你的情緒,把輕鬆愉悅的心情留在自己身邊,轉嫁出憂慮和煩惱。
也許你會說:“我焦慮是因為我確實遇到了無法掌控的局麵。”但是,恐怕你還沒有意識到,那就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值得憂慮的。首先,你所憂慮的事往往不如你想象的那麼嚴重;再者,即使最不愉快的事也會過去;最後,你的消極情緒對改變那些煩惱的事實沒有絲毫作用。
商人們還要清楚一點,憂慮並不是你所認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高明和遠見。雖然兩者都是在思考將來,但是憂慮隻會產生惰性,累垮身體,還談什麼工作、思考和奮鬥?
如果你不願退一步轉換情緒,那隻能讓情緒毀了自己的商業生涯。
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一個從戰術上考慮,計較得失的商人是強者,而一個從戰略上考慮,知曉進退的商人則是智者。
顧全大局,舍卒保車是一種深遠的謀略,是一種可失可得的策略,是一種寬柔的智慧。古往今來,多少仁人誌士甘願在名譽上受到玷汙,而成就更大的事業。古人雲:“立名難而壞名易。”好名聲的建立是很難的,而破壞名聲隻在一時一事之中。所以名節上的損失絕非小事,勇於犧牲名節,必定是為了更大的目的。這就是顧全大局,對於這個大局來說,名節就“卒”,為了得到大局這“車”,失去這“卒”是不可避免的。
為人處世如此,做生意亦如此。在生意場上要做到顧全大局,就須臨危不亂,關鍵時刻不能患得患失於小益小利,要善於分清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能夠舍卒保車,為了更大、更長遠的利益舍棄眼前的益。在相對小的利益麵前裝糊塗、不動心是每一位渴望大成功的經營者所必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