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世界報業巨子約瑟夫·普利策:報紙一定要有其真實性(1 / 1)

第二十四章 世界報業巨子約瑟夫·普利策:報紙一定要有其真實性

創業鐵律:

約瑟夫·普利策曾這樣說:一家報紙一旦失去真實性,就會名譽掃地,失去讀者。

創業故事:

19世紀後期,約瑟夫·普利策作為美國新聞界的典範脫穎而出。他出生於匈牙利,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他不僅是一個反對不誠實政府的熱情洋溢的鬥士,還是一個勇猛如鷹的競爭對手。在發行領域的競爭中,決不放棄製造轟動新聞的手法;他同時還是個具有遠見卓識的人,這極大地豐富了他從事的職業的內涵。

普利策在《紐約世界報》和《聖路易斯郵報》的創新精神重塑了報紙媒體的麵貌。同時,他還是第一個號召在大學裏設立新聞學院培養記者的人。

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一個叫馬口的小鎮。這裏靠近羅馬尼亞邊境,有著一片肥沃的土地。他的父親是個有教養的猶太穀物商,母親是有德國血統的美女,是個天主教徒。普利策從小就由家庭教師負責管教,尤其受過嚴格的德文、法文等語文訓練。

1868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進入了一家德語大報《西方郵報》,並成為一名記者。1872年,被稱譽為一個不知疲倦、有前途的記者,年輕的普利策自瀕於倒閉的報社老板獲得報社控股權。25歲時,普利策成為一個出版商,此後一係列精明的商務決策,使他在1878年時成為《西方郵報》的老板,以一個前途輝煌的人物出現在新聞界。

1878年,普利策與凱特·戴維斯結婚。也許是婚姻給他帶來了好運,他們的蜜月剛剛結束,普利策得知了《聖路易斯快報》因連年虧本即將進行拍賣的消息。他派了一個叫西蒙·阿諾德的人代他投標,最後以2500美元買下了《快報》。31歲的普利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報紙,雖然當時這份報紙發行不到2000份,但它卻持有西方美聯社的特許證。

普利策知道,在當地他還有兩個競爭對手:《郵報》和《明星報》。《郵報》的發行人約翰·A·狄龍是一個大宗不動產的繼承人,但因為他把報紙辦得過於呆板,發行量也隻有2000份左右。他主動找到普利策,提出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這也正是普利策所需要的。從此,兩家報紙合並為《快郵報》。

普利策經營《快郵報》不到一年的時間,人們就不得不承認它的成功了。盡管普利策有一個名義上的合夥人約翰·狄龍,但普利策幾乎控製了報社的一切事務。1879年11月,狄龍把自己在報社的那一半股份作價4萬美元賣給了普利策。

1883年,普利策又買下了一家負債累累的《世界報》。後來在短短的幾年內,《世界報》成了全美國新聞界的泰鬥,它所帶來的震撼,使人不得不對它另眼相看。

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在他的遊船上與世長辭,享年64歲。為了紀念普利策,美國每年都要評選“普利策”新聞獎,該獎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獎。

創業指南:

創業伊始,就要像普利策辦報紙那樣,在製定戰略時一定要講求真實性。

有的人對顧客大吹大擂,最終產品的質量,未來的發展都無法達到目標,使顧客大失所望。有的人對企業戰略,嚴守秘密,想給顧客一些驚奇,結果新產品上市卻無人問津,隻得花費大量的廣告費進行宣傳。而企業的戰略是能讓顧客看到的,也能嚴把質量關,實事求是的進行宣傳,對剛剛創立的企業有百利而無一害。

下麵是讓顧客看到戰略的最好的方法。

第一,製訂一個目標目錄,列出本企業的產品的功能用途,給顧客需求帶來方便。

第二,寫出企業的未來幾年之內的戰略目標,盡量寫詳細一點,給顧客的感覺是本企業是一個非常具有實力的企業。

第三,專門寫一份企業未來戰略中服務的改進目的,讓顧客看到售後的保證,這樣更會增加企業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