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要抓住注意力的經濟核心(1 / 1)

第七十二章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要抓住注意力的經濟核心

創業鐵律:

張朝陽這樣說:“如果出現了100個夏娃,她們就需要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以引起亞當的注意,這就是注意力經濟的核心。”

創業故事:

1964年,張朝陽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從小學、中學到考入清華大學,他和所有的同齡人一樣,一直處於應試教育的壓力之下。他認為:念書最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才能拿到諾貝爾獎,才能幹一番大事業。

1986年大學畢業後,張朝陽考取美國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他的夢想是為中國人贏得諾貝爾獎。

1993年,張朝陽終於獲得了麻省理工的學院博士學位,繼續進行物理學博士後深造。但是,他在那裏念了幾個月的博士後後,突然感到學了很多年的物理學並不太適合自己,他看中了與中國有關的商務活動,於是出任麻省理工學院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

1995年底,張朝陽加入美國ISI公司,3天後就被派往中國。

1995年11月至1996年4月,他在北京作為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的工作很出色。在ISI公司練了一手後,張朝陽看到中國互聯網的市場潛力巨大,覺得自己創業的機會已經來了。

1996年7月,張朝陽正式注冊了自己的ITC公司,中文名字叫愛特信公司,這是中國第一家以風險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1997年1月,ITC(愛特信)網站正式開通。沒什麼內容,就把尼葛洛·龐蒂的《數字化生存》先放了上去。網站當時的定位隻是用於宣傳ITC(愛特信)公司,為公司承攬網頁製作業務。

1998年2月,張朝陽成功推出搜狐中文網站——www.sohu.com.cn。不久收購了國內最大的年輕社區網站ChinaRen後,建立起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2000年7月,“搜狐”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由國內品牌成長為一個國際著名品牌。

基於搜狐公司的成功業績,1998年10月張朝陽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1999年7月張朝陽被《亞洲周刊》選為封麵人物,同年9月被邀請參加上海召開《財富》“全球論壇”。

2000年3月,張朝陽以惟一的中國企業代表的身份,參加“2000年全球互聯網峰會”,並作了“互聯網對中國的影響”的專題演講。

2001年5月,張朝陽參加《財富》全球論壇,並在“中國新一代創業者”主題論壇上發表重要講話。與此同時,張朝陽被《財富》雜誌評為“將在未來十年協助塑造商業世界的新麵貌”的全球25位企業新星之一。

創業指南:

所謂注意力,是指人們關注一個主題、一個事件、一種行為和多種信息的持久尺度。我們可以把人們關注信息和事件中的接受端提取出來加以量化,這種量化會形成一大筆無形資產,因而就具有價值。

現在世界上的信息量是無限的,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在無限的信息量中會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張朝陽還這樣說:“再好的產品,如果不與‘注意力與矚目性’相結合,也創造不了市場價值”。

因此,我們在創業之初,要學會抓住注意力經濟的核心,才能在現代社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