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時辰還早,但是也有不少人會早起到茶樓中品茶,閔若黎可不想錯過失去頭把椅子的習俗,若是能提前炒炒熱度,效果自然不會特別的差了。
茶樓裏人影錯落,老的少的皆坐在桌前品著菜,吃著糕點果子,倒是過的逍遙自在。
此處的說書先生草草趕來,整理過衣衫後,忙上台講述起昨天剛剛背下的故事。
故事在說書先生的嘴中傳出來,相比於在紙上一個字一個字的去看,感情豐富,故意豐滿,閔若黎很是欣慰的點頭,待多講上幾遍,再出現人傳人的現象,故事中內含的意思自然就會傳到皇上的耳中,到那時事情便已經勝了大半。
這時,隔桌一對文質彬彬的書生搖頭,“沒想到皇上是如此不堪之人,國之不幸也。”
“自古無情帝王家,不要了臉麵不要了親情,我們還有必要再進行科舉麼?”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終不約而同的長歎一口氣,帶著頹然的氣息起身離開。
故事講的一節接著一節,人們聽的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會一起討論一番,一時間京都內所有人皆議論起了皇宮的事情。
漸漸的議論的人多起來時,消息由大臣們帶著入了皇宮,一時間宮裏宮外同時炸了鍋。
“一派胡言。”皇上將奏折狠狠的摔在地上,心裏更是氣急。
原本一切都準備得當,眼下隻等著一陣東風吹來,他便有理由直接殺了夜九笙以除後患,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然在節骨眼上出現了問題。
如果此刻計劃繼續進行,夜九笙是死了,但是民心也失了,一時間皇上竟陷入兩難的境地。
朝中大臣見狀,忙上前稟報,“皇上,此事多數是因為攝政王的事情而起,若是想要將事情平息,還是把人放了才好。”
放掉夜九笙,無疑就是要放虎歸山,皇上清楚的知道,到時候場麵有可能比現在還要失控,思前想後,他一直也沒有拿出一個何理的外理方法。
他想不出合理的辦法除掉夜九笙,便打算著向百官尋求意見,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所以有人皆讚同放掉夜九笙,至於緣由,自然是息事寧人了。
一想到千辛萬苦的抓到的人,此刻就要輕而易舉的放掉,不就是一切都功虧一簣了麼?
兩邊都想抓著不放,皇上直接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耳邊還是百官議論的聲音,他抬起手擺了擺,隨後便自顧的離開。
法子還是要自己去想,旁人無法設身處地,說再多也不過是平時吹砍的話題。
坐在禦花園中,皇上麵露出愁容,不禁自己偷偷的想著:“如果現在能暗殺便好了。”
然而,他也深知道一切都錯過了時機,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若是夜九笙死的不明不白,這樁罪名無疑就扣到他的頭上了。
正當無法左右權衡時,小太子帶著一臉愁容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