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某地如果知道了某處景點,或者山是屬於當地的某個家族,無論是來自RB哪個對方的外來者,也頂多會感慨一下。
即使富士山被RB人稱之為“聖嶽”,但是RB的官方至今為止都沒有針對這裏的完全掌控權,隻有租賃權。
換句話說,官方想要利用富士山做任何事情,比如旅遊開發,開采山中的資源,除了要征得背後擁有者的同意之外,還必須支付一筆非常高昂的資金。
與此同時,富士山的存在,每年也帶動了RB的旅遊業以及其他產業。總的來說,這是一種長期的雙方互贏互惠的一眾交易。
“那...所以富士山現在的主人,是淺間神社嘍?”
孩子們爭相問道,眼裏充滿了求知欲。
“怎麼說呢,對,也不對。”
女孩引領著孩子們走到了石像前“富士山的存在就像RB的曆史一樣,從戰亂到和平,有非常多的英雄人物誕生和隕落,富士山也經曆了很多次的轉讓。
在德川幕府的全盛時期,德川家族的人出手,再次將它從淺間神社的手中拿了回來。
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從德川家康手中送出去的東西,又物歸幕府,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過,現在的富士山,隻有一半部分,也就是五合目以上,一直到十合目,是屬於德川家族的。即使是這樣,每年他們收到的租金也很不少了。”
佇立在石像的麵前,女孩的表情多了幾分尊敬之色。
“這是德川家康的石像嗎?他看起來很威武的樣子。”
孩子們紛紛被眼前的石像吸引,在距離他們三米高的石台之上,有一位身穿盔甲揮舞著佩刀凝視遠方的中年男子。
這是在課本上所看到的畫像,完全不同的衝擊感。
“在這座公園建立起來的時候,這座石像也一並存在了,你們看...”
對著石像彎下身子,女孩指著石像下方“這裏還刻有介紹德川家康將軍的生平事跡.....”
“斯闊以~~”
提起德川家康的生平事跡,女孩仿佛有著說不完的精力。
她總是會用這些還處於小學時代的孩子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思路侃侃而談。
大人們聽了會想要昏昏欲睡的東西,這些孩子們反而聽的津津有味。
大概是因為...德川家康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曆史,在後來諸多詩人,家還有學者們的潤色之下,已經多了太多神話的色彩。
充滿鬼神之說的怪誕故事,才是讓孩子們感到無窮吸引力的致命寶藏。
對於生活在附近的孩子們而言,這個女孩並不是他們的老師,跟他們一樣是生活在群馬縣本地的。
在初次認識之後的斷斷續續交流中,孩子們了解到了她叫白石麻衣,今年十八歲,目前讀高中。
自這座公園建立之後,每個星期她都會來這裏,至於原因為何不得而知。
“上一次我們講到了武田信玄對織田信長還有德川家康的同盟發動戰爭,是說到了這,對吧?”
德川家康石像的後方,是通往公園深處涼亭的一條狹長小道。
小道用鵝卵石進行鋪墊,兩側有樹林作為屏障。
經過五年的生長和保養,倘若走進內部的話,那些聳立在遠處的民宅建築群,就會完全被這一片翠綠的樹林完全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