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才發覺了小道士的好,小道士每次都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她,讓她可以吃。
這對於她這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來說,卻是人生第一次的體驗。
開始的幾天老道士試圖想要找尋她的家人,可是卻一無所獲,最終隻好放棄了這種想法,帶著她一起上路。
小公主韓亦非原本想要趁著他們不注意溜回王宮的,卻在看懂熟睡的小道士的時候停了下來,這一停就再也沒走過。
小道士沒有名字,從小就跟在老道士的身邊學習武功等各種知識,但韓亦非始終覺得小道士至於老道士來說不僅僅是徒弟這麼簡單,因為她有一種感覺,覺得老道士似乎有一點敬畏小道士。
因為小道士沒有名字,所以韓亦非和老道士一般稱呼小道士為小道士。
這期間韓亦非也曾央求老道士傳授她武功,可是卻被老道士嚴詞拒絕了,說她一個姑娘家家學這些打打殺殺有什麼用。
就在韓亦非因為想法沒有得到任何的時候,小道士出現在了她的麵前,給了她一個她認為這一生都不會有比這個更美好的諾言。
小道士說,縱使師傅不傳授給她武功,他也會一直在她身邊保護她的。
就這樣韓亦非跟在老道士和小道士的身邊整整五年,這五年來他們朝夕相處,他們親如一家人,韓亦非也在老道士的教導下學會了做飯,甚至有一刻韓亦非想就這樣很好,她永遠也不再是韓國的長公主。
可是事與願違,就在他們周遊列國之後,又一次回到韓國之後,韓亦非的心裏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她似乎預感到這一次她無法跟隨他們繼續走下去。
果然第二天韓王親自帶著侍衛來到了老道士的住處帶走了韓亦非,她永遠無法忘記當她離開的時候小道士的眼神,那眼神中似乎帶著恨。
回到了王宮的韓亦非,想盡各種辦法逃離王宮去尋找他們,終於有一次她成功了,卻永遠消失了老道士和小道士的蹤跡。
就這樣過去了一年,秦國一紙和親書將韓奕妃送上了秦國派來的大紅花轎。
也許這在外人眼裏是幸福的,秦國乃是當今七國之中最為強大的,能成為他們的國母可謂是六國翹首相盼的。
可對於韓亦非來說這並不重要,她的心裏始終惦念的是那個和她一切生活了五年的小道士。
可一年多沒有他們的蹤跡,韓亦非漸漸死心了,他們周遊列國想要找到他們的蹤跡真的很難。
而嫁給秦王這也許就是她的命,她身為韓國長公主,為了國家這是她應該犧牲的。
可就在大婚典禮的當晚,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小道士。
韓亦非的故事到這裏就再也沒有往下說,而她自己也早就已經淚流滿麵。
“王後為何不繼續往下說了?那個讓王後心心念念的小道士是否就是寧王。”紫羅緩緩的說。
不過紫羅的話卻讓韓亦非瞪大了眼睛,“你是怎麼知曉的?”
於是紫羅就把那一夜她看見的事情說了出來。
“那一夜是我在離開他們之後第一次和他單獨說話,沒想到他卻隻是我對我說我對於他來說隻是一個親人。”
韓亦非苦笑。
紫羅也苦笑,也許獨孤駿的心裏真的曾經有韓亦非的存在,隻不過現在這個女子已經身為他的王嫂,這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改變的時候,也許他隻是比一般人堅強。比較能接受事實罷了。
“隻是臣妾有一事不明,今日王後將這件事講給臣妾聽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