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入圍金獅獎(1 / 2)

薄安安這幾次的NG雖然讓工作人員們還有些不習慣,但大部分人都有一種,這個表演機器終於有卡頓的時候了?!簡直喜大普奔。

這段時間拍攝太順利,一不小心就把往前兩三天的場次都順了下來,現在薄安安的問題,大部分還是出現在對劇情的表達方式上。

李元辰覺得,薄安安的表演太細節,雖然在他們這些專業人士看來很精彩,卻不一定能讓普通觀眾接受。

甚至,普通觀眾可能根本發現不了薄安安揣摩的一些小細節,比如說,魔化以後瑤光比起魔化之前,武器更偏向於用劍而不是用琴,這裏薄安安就建議動作指導加了一個瑤光打鬥之前會很珍愛地撫摸長劍的動作。

在此之前,瑤光認為劍是兵器,是凶器,是殺器,很少會對自己琴匣中藏著的那把長劍表現出什麼特殊的偏好來,反倒更喜歡用琴。

包括魔化後,一些瑤光臉上麵無表情之下掩藏著的狂熱,統統都不一定能被普通觀眾發現。

所以,李元辰提議說,要不要加一些各種電視劇通用的反派特色。

雖然薄安安連換衣服顏色都不用就能表現出魔化前後的截然不同來,可那種氣勢讓觀眾來感受就沒有那麼突出了。所以,到最後的服裝設定上,李元辰還是讓設計師加了一些極富魔族特點的小配飾,比如說琴穗忽然從青色變成了黑色,腰間的玉佩從翠色變成了白玉夾雜著墨色。

這些小小的改變雖然僅僅是細節上的,卻能在極大程度上輔助薄安安的表演。

但是,薄安安在這裏表現出了與以往的專業毫不相符的固執,和李元辰僵持了許久。

沈括拍完了自己的戲份,在導演休息的聲音傳來以後,便立刻奔向了薄安安的休息間。

“福安啊,你這是怎麼了,咋們做演員的可不禁這麼作啊,”沈括苦口婆心,一副老媽子的表情。

薄安安垂頭喪氣,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躺在椅子上:“我和李導對角色的理解有誤差,你別勸我了,讓我再平複一下。”

雖然一開始是抱著反正是為了賺錢,導演編劇怎麼說,她就怎麼演的。可是,這麼長時間過去,她早就已經對瑤光這個角色產生了很深的感情,一種完全沒有辦法接受這個原本清高孤傲的角色變身魔頭以後,就要智障起來的反差啊。

雖然基本上改編都是按原著線走的,可是,李元辰卻一反之前對薄安安表現的肯定,希望她的肢體語言更多一點,表情也更豐富一些。

比如說,發出“桀桀的笑聲”,“仰天長嘯”。

淩雲誌的原著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薄安安在不斷地翻閱原著和書粉們的言論以後,越發定下了這樣的信念:她一定要讓書裏的那個,被原作者給予了極深感情的瑤光仙子,真正的走出書本,出現在熒幕上。

可是,李元辰的想法,是要讓這個角色變得有瑕疵,變得更受看慣了爛劇的品味不高的普通觀眾們歡迎。

薄安安沒有辦法這樣的改變,沒有辦法接受,即使是化魔以後也智商在線美貌在線,高傲又孤絕的瑤光仙子變成一個與所有仙俠劇的反派都沒有區別的普通boss。

沈括看著薄安安的樣子,卻並沒有離開:“你知道,我為什麼要接這部劇麼?”

“跟我一樣,”薄安安想都不想的回答。

沈括其實已經一隻腳邁入了大熒幕,仍然接電視劇隻是為了保持曝光率,而且,國產的仙俠劇自從十年前某部被稱之為是仙俠之光的作品問世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一部能夠國民化的作品。

武俠已經有了定風波,仙俠卻一直還是劣質特效的代名詞。

淩雲誌有群眾基礎,有關注度,主演們演技基本也都在線,如果不考慮特效的問題,薄安安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劇本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一個問題是,已經拿到了視帝視後的一線演員很難會把視線落在這麼一部看上去指定會被吐槽撲街的作品上,李元辰的作品是什麼類型,圈子裏的人都清楚。

在這樣的背景下,薄安安是為了高片酬才接這部劇給蘇怡兒做配,沈括肯定也是一樣。

“那你有沒有想過,咋們拿了錢,應該做什麼,”沈括歎了口氣,衝著房門外的方向努了努嘴,“咋們是來作配的,你有藝術追求,我當然也有,可是咋們真正的目的是做好的綠葉啊。”

薄安安楞了一下,頓時明白過來沈括說的是蘇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