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劍不是風光(1 / 3)

蓋遊對此視而不見。

依舊隻是站在原地自顧自拔劍,且其背後所背名為遙言的無鞘長劍,好似重逾千萬斤般,叫他這拔劍拔的,很是吃力?

然後這位名譽響徹五座天下的大劍仙,竟然就這麼堂而皇之地一邊拔劍,一邊又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目視前方,戰意盎然。

隻不過眉宇間也依稀夾雜著一些不滿。

周矩對此不禁有些迷惑,但更多則是...身為一位站在山巔之上聖人的憤怒。

怎的我將你視為大敵,全力以赴待之,你就連瞧都不瞧我一眼?

還是你都已經狂妄自大到認為可以獨抗我們十二位聖人聯手?

蓋遊這一番目中無人的舉動,使得周矩這一番架勢架起來,就好像是世俗之中萬支衝殺力量巨大的輕騎,一次衝鋒本該是勢如破竹,一往無前。結果最後卻步步踩在了鬆軟塌陷的沙地之上,任由你衝力無雙,最後也隻能身陷於沙,任何威勢都消失個幹淨。

但周矩憤怒歸憤怒,可心底那份無須在此出手以命相搏的慶幸,也無論如何都壓不下去。

說到底。

同他在這場謀劃之中最後所能得到的收益相比,什麼被無視之後的聖人顏麵無存,這種徒有虛表的東西都不重要。

隻要他能站到最後,哪怕機緣不算好,也定然差不到哪去。

且不談周矩的繁多謀劃心思。

此時蓋遊一雙眼眸,如鷹隼般死死盯著前方。

看起來就好似是將他麵前那十一位聖人皆納入他拔劍之後所要對付的敵對陣營中去。

一股強絕,甚至要壓在人身上連氣都喘不過來的威壓,攜裹著萬鈞劍氣如翻山倒海般,鋪天蓋地地向前壓去。

十一位聖人聯手站立,無形之中組成一道阻擋山崩海嘯的巨大堤壩。

二者之間,隻看誰更勢大。

其中不乏有聖人以心湖嗓音,向其餘眾人傳音,商議對策。

比如提議讓他們暫時結盟,先聯手度過此次麻煩,事後進入問道閣之後,再各憑本事。

商議雖好,卻誰都沒提出同意與否。

對於這一點。

其實隻要瞧瞧周矩就能知曉,眾人心神不一,若是貿然聯手對敵,自己藏掖,不會全力出手都無需多言,是必然。

當然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誰也不會多責言一句。

關鍵是難保誰不會在戰事趨於明朗之際,眼瞅著殺這劍仙蓋遊隻差臨門一腳,結果某位貪多聖人,為了減少爭奪問道閣機緣的潛在對手,反而選擇在背後捅刀子。

如此一來,隻怕蓋遊未死,他們先內訌起來,打得不亦樂乎。

到得那時,不管什麼天大機緣都要成為夢境泡影之屬了。

聖人之中,其中有一位成聖時日尚短的天才型聖人,因為修道一途是邁著大步子,一步千萬裏這麼跳上來的,比之那些早早便立於山巔之上的老牌聖人們,就缺少了那麼幾分世間更迭的閱曆,定力尚淺,而且巧合的是,這位年輕的天才型聖人也同蓬迦相差不多,也是一位脾氣暴戾之人,關鍵是他可沒有蓬迦在世俗凡間時那麼豐富的悲慘經曆,能夠幫著他打熬性子脾氣,從小就是個在誇耀之中,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基本上除了修行路上的那點必要坎坷,就沒經曆過什麼人情世故之流的挫折,所以說他還是個身懷重力的孩子,也不為過。

自然的。

他在麵對蓋遊如此目中無人的挑釁時,先是有些難以忍受,進而又因為有些承受不住那越來越磅礴淩厲的劍氣,結果下意識地便要率先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