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應和(1 / 2)

“哥哥說的是,人生漫漫,長路悠悠,端的是不能因一時差錯,落了終身悲戚。”薇兒聽得慧兒一番解釋,心中也是了然,頓覺詩畫合了故事之意。再將扇兒上詩畫看得幾遍,翻了麵兒,提筆在上麵亦是寫下四行娟秀小字,更且在旁畫了一幅畫兒。畫完遞與慧兒:“哥哥且收著,薇兒雖然筆拙,但還望哥哥莫要嫌棄,時時帶在身邊,一日哥哥得登高堂,鵬程萬裏,離了薇兒千裏萬裏,也莫要忘了薇兒,哥哥,不管怎樣,薇兒如這畫中一樣,時時等你、盼你。”薇兒羞紅著臉,低頭將扇兒遞給慧兒,一氣將這些話說完,整個過程,頭不敢抬,聲音是越來越低,到最後幾不可聞,若不是近著身子,怕是慧兒都聽不清了。

慧兒接過扇子,隻見上麵寫著:“郎心似鐵、鐵磨針,妾意如絲、絲成線,針線相牽、織錦繡,錦繡成畫、入佳人”。邊上一副小畫兒,畫中隻一扇窗,窗內一個少女,這少女與薇兒有著八分神似,用一把團扇遮了小半個臉兒,帶著巧笑,目光盈盈,望向窗外,似看山、似看水、又似看著街邊川流的人群,也似看著天邊遠處那隻風箏,讓人無限遐想。

慧兒執了扇兒,細細端詳,扇麵上字和畫影相映成趣,那少女神情,像極了薇兒,粉嫩的臉,恰似三月枝頭桃花,被團扇遮了小半,尤見風情,一雙眼兒,似嗔還喜,嬌俏的身子端的那麼一坐,卻恰似就在眼前,不禁心中一蕩。抬眼望向薇兒,薇兒側身垂首,撚著衣角,小臉兒緋紅,嘟著嘴兒,正偏著小臉拿眼撩向慧兒。

“小姐、公子,老爺和夫人在廳裏等你們過去用膳。”薇兒此時見慧兒執著扇兒望向她,正羞臊難當,聽著丫鬟來請,急急起身自跑了去。

“哎”慧兒正待喚薇兒同行,未及喊得半聲,但見薇兒纖巧的身子轉過一從翠竹,不見了影兒。慧兒合了扇,忙起身追了去。

薇兒慌裏慌張的撞進廳來,心中兀自為和慧兒題詩的事兒臊著,又自覺被請飯的丫頭撞破,不免心中更加惴惴,加之一溜小跑,臉兒紅撲撲的,鬢邊幾縷發絲被汗微浸了,黏在臉旁。

“沒來由慌裏慌張作甚,慧兒呢?這孩子!”劉氏嗔怒又心疼的道:“還不給周伯父伯母請安。”

周員外和邵家老爺坐在正廳敘話,劉氏和王氏在一旁相陪著,姐倆正說著體己話兒。劉氏的貼身丫頭立在身後,不時的填茶倒水。其餘家人遠遠地立在廳門外。

薇兒聽得母親輕斥,慌忙向身後張了一眼,轉身低著頭紅著臉向周員外和王氏請安“周伯父、伯母好。”聲音低不可聞。劉氏和王氏坐在近著門的下首處,且薇兒撞進來本就向著母親那邊去,離的近,王氏倒是聽著了,周員外隻是看著個樣兒。

薇兒給二人請過安,不及在母親身邊坐定,卻聽得廳外咚咚的腳步:“薇兒妹妹,你倒是等等我,跑的賃急。”卻不是慧兒追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