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周家往事(三)(1 / 1)

獵戶早起醒來,昨夜夢境曆曆在目,不覺訝然。走出洞來,直見洞外堆著好些鬆果,其中一顆碩大,再憶起昨夜夢來,不免驚歎。手撫老鬆道:“老丈高義,我周氏一門永不敢忘,他日再來,定當拜謝。”說完深施一禮。

獵戶禮畢,去看那昨日熏臘熊肉,雖不大好,也可藏得旬月不敗。於是卷了熊皮,集了鬆子於褡褳另一頭,懷了那碩大鬆球中一粒金黃鬆秄,又收拾些熏臘好的熊肉用麻繩串起,餘下熏臘做一架子於洞內安置其上,以免被野獸糟踐,砍些柴枝為門,遮擋一二。事畢,將褡褳負在背上,挎了弓,囊了箭,用大槍一頭挑了熊皮,一頭挑了串起熏臘好的熊肉沿溪而下。

一路上餓了烤些熊肉,渴了飲些山泉,六七日,出得山來,正如老鬆所言,正是歸家之路。出來已是月餘,此時秋末,快入得冬來。念及家中妻子,走的更緊,又一日,近的一片村寨,本欲去尋一處人家歇息一宿,家鄉已是曆曆在望,還幾十裏便到,仗著身子硬朗,又念著家中妻子,看看日頭雖偏西,但緊著走,估摸著夜半也到得家中。

尋著一處河邊,取些水飲了,又從褡褳裏取出那烤熟的熊肉胡亂啃得幾口。去看見那蜂蜜,怕壞了,複拿出來相看。

這一看,看出一樁事來,卻是何事?前回說道那日在老柳下掛起肉串熏臘,晚間回去洞內看這蜂蜜,卻不知在那老柳前忙碌時,一秄柳絮沾在身上,那一刻飄落包裹蜂蜜的小衣裏。這次再看時,那柳絮內裏小籽便落入這河邊塵泥之中,來年生根發芽,即是當日逃入邵家柳精原身。這一飲一啄,原是天定:當日雖然不是柳絮紛飛的春季,但因這老柳生在穀底,加之周邊參天大樹環抱,百多年的沉積,到底留了些絮秄在近旁,那日獵戶奔忙,粘在身上,便有了今日之事,也為日後埋下大禍,給子孫留下一大劫難。

回頭再說那山中老柳,原本這鬆柳難聚首,本不是長在一處的東西,但造化弄人,他偏偏就生在一處了,那山中穀地靈氣本重,因著些造化,老鬆成了精,老柳雖未成精,也沾著點靈氣,得著點恩惠,也算是苦修數百載,靈智要開未開,恰遇著這周家高祖,這個獵戶,為了熏臘熊肉,將這老柳炙烤得奄奄一息,數百年修為十不存一,為後人留下一樁劫難。話說兩頭,這話至此已明,權且放下,那邊獵戶看蜂蜜尚好,遂又包了,急急趕往家裏。月上柳梢時,到得家來,賢妻開得門來迎進去,少不得話短話長。

來日,將那蜂蜜尋一罐兒盛了,鬆子炒的熟了與妻子做零食,把那金黃鬆秄按老鬆之言在院裏種下,原意來時春裏再種,夢裏老鬆告與無礙,便種下了。

不幾日,售賣這熊掌、熊皮與大戶人家,熊膽到藥鋪裏賣了,熊肉留了一些,其餘也去市集裏賣了,得些錢財,添置些物件備下不提。

再幾日,複去山中老鬆處取了餘下熊肉回來,已是入得冬了。到得臘月,喜得一子,因秋裏獵獲所得,日子倒也過得踏實。

自後,獵戶每每再來尋獵,必是沿溪溯流而上,至老鬆洞內歇息,常常幫老鬆剔除腐敗之處,塗以蟲蟻之藥。每每夜夢老鬆,得以指點,或獐或鹿,或老參或首烏,必是滿載而歸。也漸漸攢的一些家資,購得一些田畝,遂送了兒子去讀書,這是後話不提。

三人聽完,不唏噓不已,每人所感卻又不同。邵老爺如聽天書一般瞪大了眼,何猛隻是稍有驚異之色,何為聽後不禁感慨:“這麼說來,因著這老鬆,你與我門中,卻也有些淵源。”遂把何氏掌門師祖之事大略說與周員外聽了。周員外和邵老爺大是感慨,對這何氏一門也越發敬重起來。再想起這山魈為禍,何氏一門滅妖,他周員外因之得了實職官位,嗟歎這冥冥之中自有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