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有其利必有其弊,不可能會有絕對完美的存在。當劍鋒需要更銳利和更堅硬不易折時,就得犧牲掉劍刃的另一麵。
當劍化為刀,得把另一麵劍刃化為刀背,再加固之。這樣一來,便能讓刀鋒更加銳利而且不易折斷,刀刃才能擁有更強的刀鋒!
這就是「強化優勢」的概念,讓本來強大的優勢變得更加強大。而暫時忽略掉相對不重要的領域,節省時間精力的付出。比如把一麵劍刃化為刀背,讓刀背成為更強刀鋒的強力輔助。
兵器如是,人擅長的優勢領域亦如是。如果想要在每個領域,方方麵麵都做到極致,那就基本如同緣木求魚,或者打盆水欲要取出「鏡中花水中月」了。
就算自己是天才中的天才,也沒有完成目標的時間與精力。
中庸在遠古時候的確行得通,因為每個領域的學習成本和技術含量較低。善於學習的「天才中的天才」,也許能成為通曉天地每行每業的「博學通才」。
但在日新月異的未來時代,最後成就絕對會泯於各行各業的「極致精英」。
待有一天如夢初醒,察覺到自己與各領域的精英強者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差距鴻溝時,就為時已晚了。想要“亡羊補牢”重頭來過,都來不及了。畢竟還未“修仙”成功啊,時不我待呀~
同理,長槍與長戟亦有其「重點突出」的有利優勢以及弊端劣勢。
而更平衡的神兵利器則有劍和棍類。劍有雙刃,棍亦有兩頭!兩端俱能兼備,前後亦有殺傷力。「太極陰陽平衡」能自遠古時代流傳至今,自然有其別出心載和獨到之處!
往往在很多戰役中,兵器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其重點在於使用之人以及如何駕馭。
至於如何方能「能效最大化」的善用?選擇學習哪個方向?何種「兵器領域」最適合自己等等的問題,無疑是門「深不可測」的學問。除了需要「真正的達者」分享的領域經驗,自己的獨到直覺,和眼光毅力等,還必須有因材施教的係統培養。
簡單說,就是要在「少年義俠時期」用心識別自己最為精通,興趣和天賦的領域,再加以發揚光大,和揚長避短。這樣方能增加成為未來時代「善戰者」的概率!
當然啦,“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歪理就純屬無稽之談。因為不顧及環境和條件等天時地利人和得出的「統計結論」純屬“耍流氓”,“以個案概全論”,“刻舟求劍”雷同。
如果世間萬物的好結果都能靠“喊打喊殺”出“良品”,世人就不會那麼“憂慮繁多”了。簡單粗暴一刀切,不善用腦力而老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隻能做“無能”最佳代言人。
……
自信固然是好的,因為唯有心態自信時,方才能在「冷靜平和」中完成「全力輸出」。
自信方能掌握好「運勢平衡」,隨時做出對應的調整。遇到複雜局麵,亦能迎刃而解。
反之,過於盲目自信的人,往往喜歡豁出一切賭全副身家。
由於過度自信,很容易滋生傲慢。因為完全不相信自己會有失敗的可能性。事事冒險心存僥幸,終將會遇到無法跨越的天塹。
古人伝,花無百日紅。凡事皆需有個度,過猶未及。事事冒險,老走極端亦非長遠之策,特容易擦槍走火,痛嚐苦果。
老話常說,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就算有個別義俠回回冒險,老豁出去賭全副身家,最後還奇跡般賭贏了,也隻會助長其僥幸的魔念,一生難以自拔,毀人不倦。
……
遠古傳說中,江湖魔教中有位絕世高手,名為東方不敗。高處不勝寒的東方不敗,占據武林巔峰長達數載之久,多年來未曾一敗。而當首敗的那一天來臨時,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遠古時光長河中,有位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名為鬼穀子。一代宗師鬼穀子有位徒弟叫做龐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