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1 陳衣雲畫通樂理
民國三十六年《中國美術年鑒》所載的女畫家陳霞仙,即現在享著盛譽的陳衣雲。她數十年似一日,致力於丹青,那啟蒙老師為葉曼叔,繼從黃幻吾習花卉山水走獸,從吳青霞習翎毛魚雁,又從周煉霞習嬋娟美女,而蛻變有方,所以她的畫,具有乃師的精髓,卻不存著乃師的麵目。又複濡染宋元明清的名跡,集眾長於一身,的確花了很大的功力。
衣雲更擅旁藝,早年曾從西人學歌唱與鋼琴,深入堂奧。她把音樂的節奏旋律,運用到畫藝上來,所以她作山水,令人對之,似聞木落蕭蕭、泉流淙淙之聲,作翎毛則嚶鳴充耳,作走獸則咆勃震崖,作花卉則風颭芙蓉,露傾蓮葉,仿佛紙素間簌簌作清響,有不期然而然者。她的畫,又充溢著時代新氣息,即以仕女而言,前人的畫裏真真,無非小蠻柳腰,樊素櫻口,不是燭啼紅淚,便是箏怨朱弦,這些消沉低抑的病態美,陳陳相因。在她筆下,乃一掃而空。雖鳳帶鸞衣,花鈿玉珮,仍其故法,而一容一體,能從健康中表現出真的美來。她強調了這一點,使今不戾古,古不悖今,這樣的要求,真是談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