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幾種有鈐記的書(1 / 2)

第四十三章幾種有鈐記的書

《玉佛禪寺》,是一本精裝圖片冊。內容分簡史、曆代住持、上海佛學院、寺院結構、圖片、國際友好交往活動以及附錄,具有宗教掌故。扉頁題有“逸梅老先生惠存,真禪敬贈”,並鈐“真禪”朱文印,書法雄渾可喜。真禪為玉佛寺住持,除弘揚佛法外,又擅詩文書法。他所著的《玉佛丈室集》,也蒙他貽贈一冊,也簽名鈐印。

《武清曹氏文獻輯存》,挺厚精裝一冊,是曹潔如自費影印的,外間很不易見,承潔如親筆簽名,從天津郵來,甚為欣感。潔如為了紀念他的六世祖曹近野,把詩集、墨刻、印拓、珍藏彙為一編。近野太史於清康熙朝為顯宦,康熙南巡,曾駐蹕其家,禦賜甚隆。這些手稿及藏品,都由潔如捐獻公家了。

《迷樓集》,是南社文獻之一,很足珍貴。首列柳亞子一敘,略雲,“迷樓者,蜆江賣酒家也。九年十有二日,餘以事過其地。箏人劍客,招邀為長夜之遊,曲宴既開,麗鬟斯睹,雖劉楨平視,盡許當誕,而落落陳詞,不矜不狎,殆亦振奇人歟!”誦之,殆有此中有人,呼之欲出之感。封麵上書“逸梅吾弟惠存,石予”,下鈐“石予持贈”白文印。石予乃我先師胡蘊的別署。

《南遊初稿》,侯官黃秋嶽詩,為集外記遊之作,鈐有“劉氏圖書”白文印。是編知者不多,不如其《花隨人聖庵摭憶》膾炙人口。

《半蘭舊廬詩》,是我手抄先師胡石予的五言,及七絕一部分,為僅存之碩果。封麵《半蘭舊廬詩》五字題,為蔣吟秋手筆,亦為可珍的遺墨。

《翠樓吟草》為油印本,杭州陳小翠女詩人作於淪陷區,標名《思痛集》,書頁上鋼筆書:“逸梅先生雅教小翠寄贈 癸卯正月”數字。中有一詩:“為鄭逸梅先生畫花鳥占題”,如雲:“微禽身世可憐生,風雨危巢夜數驚。借得一枝心願足,夕陽無語自梳翎。”奈畫已失於浩劫中,僅留此詩,錄以諷誦了。

《佘山三日記》,是本薄冊子,封麵上題:“逸梅兄江庸”’鈐“江庸私印”四字白文。江庸字翊雲,著《趨庭隨筆》,一度任上海文史館館長。庚寅八月,徐彙中學張伯達校長、王方教務主任,約翊雲於秋日,同往佘山賞月,並天文台觀星,並在平原村吊陸士衡、騎龍堰訪陳眉公釣魚磯,望董香光餐霞館。按徐彙中學,我曾執教有年,張伯達、王方均素宿,今皆逝世了。

《曆代畫史彙傳補編》,東台吳心穀作,我在市間購得。扉頁上有“悅欽齋主慶元識 共二冊騅駒見贈”數字,慶元、騅駒,均不知為何許人。

《省齋讀畫記》,作者朱樸,號省齋,自謂:“我不能畫,唯嗜此甚於一切。十餘年前在滬,常與吳湖帆先生相往還,初得其趣。近年在港,隨張大千先生遊,朝夕過從,獲益更多。”我所藏的一本,題有:“逸梅吾兄存朱其石持贈 丁酉八月。”省齋與其石,皆早辭也。

《可居室所藏錢幣書目》冊首題有:“寄呈鄭老逸梅先生教正貴忱敬贈”,鈐“王貴忱”白文印。書中收錄所藏錢幣譜錄諸作二百餘種,內容分目錄、圖像、文字、題跋、專著、雜著、通考、附錄外國著述。為收藏錢幣者不可不讀之書。貴忱師事容庚,封麵簽題,即出容希白手。

《蒹葭樓集外佚詩》,黃晦聞著,馬以君輯。晦聞為南社詩人中之傑出者。以君搜羅有年,始得印成。題有:“鄭逸梅老先生惠政後學馬以君敬奉”幾個鋼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