煕元帝話音一落。
整個朝堂上一片死寂。
鴉雀無聲。
當值的老太監都忍不住回首望去。
但立刻發現有違朝禮,趕緊低下頭去。
而那三位尚書的表情,更是直接僵硬了。
連心頭早有預料的李周二相和大繡衣,也是愕然望向煕元帝。
他們雖然心頭早知曉,知曉煕元帝不會撤回侯位。
但……也沒要封王啊!
大夏對於封侯封王之事,極為謹慎。
特別是異姓王侯,更是如此。
上一次異姓功臣封侯,在眾官員的印象中,已經是五十年前先帝時期。
而江南的封侯,似乎還是煕元帝登基後,第一次封賞異姓侯。
如此,已經是遭受諸多官員反對了。
他們好不容易,抓到江南的把柄,有了讓他侯位落空之望。
一切都如他們預料之中一般,煕元帝撤回了封侯之命。
直到這兒,事情的發展都還平平順順。
但誰都沒有想到,煕元帝下一句,竟是要直接封江南為王!
還是有封地,有食邑的神武王。
朝堂上諸多官員,腦袋都忍不住空白了半晌。
等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煕元帝麵兒上沒有任何玩笑之色。
雖朝堂之上,君無戲言。
但他們此刻,無比期盼煕元帝是鬧著玩兒的。
但很可惜,龍椅上的那位,是認真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短暫的寂靜過後。
朝堂之上,風波嘩然!
已然再無人在意朝禮,爭相表達內心的驚駭。
“肅靜!”
當值的看太監凝聲於氣,清喝一聲。
於是,這才安靜下來。
煕元帝仿佛預料到了他們的反應,緩緩開口:“眾位愛卿,若有異議,但無妨。”
他這話一出,仿佛打開了泄洪的閘口。
方才三部尚書齊齊上前一步。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陛下,封賞王侯之事,應當無比慎重,切不可亂了朝綱!”
“陛下,江南謀害朝廷命官已是大罪,看在其功勞之上,不予追究,已是恩!若再行封賞,讓黎明百姓作何感想?”
“是啊,陛下,若違背律法之人還能受封神武王,豈不是對我朝刑律威嚴的枉顧踐踏?”
“……”
一聲聲焦急懇切的勸慰之聲,回蕩在朝堂之上。
大多是以禮,吏,戶三部尚書為首的集團勢力。
繡衣府之人封侯,對於他們已經是難以接受之事了。
更何況封王?
這是他們萬萬不能接受的。
煕元帝看著朝堂上袞袞諸公,臉上無喜無怒。
見這一幕,眾官員心頭一個咯噔。
若是煕元帝怒斥他們還好。
這明此事還有轉圜之餘地。
但數十年的相處,讓諸多官員都清楚——煕元帝這幅模樣,那明顯是心意已決,難被左右了。
禮部尚書心頭一狠,跪倒在地,
其聲淒切,盡顯悲涼:“陛下,臣知曉您心意已決,但封王之事卻是萬萬不可!”
“其一,江南乃是異姓,即便身有功勳,也不可輕率封王,否則定然朝野不穩!”
“其二,江南殺害朝廷命官,其形不端,更是萬不可以王侯之遇待之!”
“其三,據臣所知,江南所修之法甚為詭異,其根腳不清,來曆不明,其心亦難測忠奸。貿然封賞王侯,予以封地,隻怕是會令朝基動搖!”
“臣其上所言,皆為肺腑所出,字字皆為朝廷社稷!”
“若陛下不收回成命,臣當……以死為諫!”
罷,他以額搶地,撞得砰砰直響,鮮血橫流,頓生悲壯之感!
死諫!
竟是死諫!
另外兩位尚書見狀,亦是跪地,磕頭。
“臣等亦如,所陛下不收回成命,臣等願以死為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