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對話天子(1 / 2)

對於整個大夏高層來說,二皇子的失蹤似乎隻是一個小插曲。

畢竟,朝堂上袞袞諸公,誰會在意一個被打入冷宮的皇子的死活?

但江南心頭,卻隱隱有些不安。

因為從新年伊始的那一天開始,他便再也沒有在府青閣見到大繡衣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

年味兒漸淡。

黎明百姓走街串巷後,又恢複了打工人的辛勞。

街巷上的各種店鋪也逐一開張,一切都宛如平常的年初。

唯有一條命令傳出,京城一月內閉關鎖城,不可進,不可出。

這條命令讓人摸不著頭腦,也引起了市井之間諸多猜疑,但朝廷不予解釋,百姓也沒轍,隻能遵守。

不過時間不長,僅僅是一個月而已。

況且京城內也能實現自給自足,所以大家很快就沒把這當回事兒了。

時間,距離正月初一,已經過了十天。

這一天是正月十一。

京城內的目光,逐漸聚焦但另一件事上。

——封王大典,日子定在祭祖大典之前,正月十二的封王大典。

可謂是最近坊間討論得最為熱鬧的事兒了。

而正是封王大典的前一天

江南被煕元帝傳喚,到了夏宮之中。

進到京城月餘,他終於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大夏的一國之君。

禦書房。

江南望著眼前的男人。

他年紀已經不小了,頭發花白,身材也不算多魁梧。

但僅僅是一身常服,坐在那裏,就給人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勢。

仿佛坐在了萬裏山河之上,鎮壓八荒六合。

由於劍廬劍首的特殊身份,江南並未行叩拜之禮。

這也是擁有一品無上存在的劍廬,在大夏的特殊待遇。

不得不說,民間傳聞所謂劍廬乃是“國中之國”,倒也並非空穴來風。

“江南,見過陛下。”他躬身行禮。

煕元帝點頭,不知為何,江南總感覺這位皇帝陛下雖然看起來神采奕奕,但眼中透著一股隱藏極深的疲倦。

“江南,你很好。”

“本來新年第一天便想見一見你,但……被一些瑣事耽擱了。”

“直到今日,才抽出空來。”

煕元帝緩緩開口,他的語氣平和,又對身旁垂首而立的老太監道:“為鎮西王賜座。”

老太監不敢怠慢,搬來一把看起來就很貴的椅子。

同時,他有些驚訝地望向江南。

要知曉,與君王相對而坐這種事。

整個大夏滿朝文武,也隻有兩相,大繡衣,天策上將,禦史大夫,煙雲山聖人夫子六人有這個資格。

就連六部尚書,被陛下私底下召見之時,也得看煕元帝的心情。

開心了就讓你坐著。

不開心你就老老實實站著。

但這位鎮西王如今並未正式封王,真要說起來也就是外指繡衣的身份。

陛下卻如此待他,實屬罕見。

安排好江南後,老太監便恭敬退出了房門。

禦書房中隻剩下江南與煕元帝二人。

江南也不客氣,一屁股坐了下來。

忽然,感覺有些感慨。

“江南,怎麼了?”煕元帝見他眼神有異,問道。

江南拱了拱手,感歎道:“陛下,臣隻是心中唏噓——一年前臣還在旬陽縣的大牢裏蹲著,卻不想一年後便與您相對而坐,世事可真是無常……”

此話一出,饒是以煕元帝的氣度,都忍不住愣了半晌。

以往,大多數文武百官與他在一起時,都顯得無比局促。

思考著如何討他歡心,如何談吐才能彰顯詩書才氣。

但江南卻與他們完全不一樣。

煕元帝長舒了一口氣,“果然不愧是朕欽定的鎮西王,確實與常人完全不同!”

江南:“?”

我就感慨一句,您擱這兒腦補了些什麼東西?

煕元帝擺了擺手,又道:“江南,你今日能坐到朕的對麵,憑的皆是鐵打的功勳,旬陽能走出你這等人物,可謂是大夏之幸。”

“陛下您言重了。”

江南拱手,然後問道:“陛下,您百忙之中召見微臣所為何事?”

他自然知道,煕元帝找他來,不可能是就為了誇他一番。

“江南,朕知曉你心中對封王之事,有所顧慮。”

說到這裏,煕元帝臉色也逐漸嚴肅起來,“朕今日讓你來,隻是想與你談談而已。”

江南張了張嘴,剛想說自己沒有顧慮,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但隻是一想,都覺得太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