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王府。
此時的衡州大儒王朝聘兀自掙紮不已。
“捐,還是不捐?”
見眾人將目光放在自己和親家陶萬梧的身上,王朝聘額頭開始冒著密汗。
想到自己在這衡州城也算是小有名氣,但有道是槍打出頭鳥。
若是自己做了這個出頭鳥,那勢必會將在座的士紳地主們徹底得罪,甚至反目成仇!
注意到這有趣的一幕,朱由榔輕笑一聲,主動拉著王朝聘親切地攀談起來。
“完了完了,這永明王盯上武夷先生了,老先生可一定要頂住啊!”一眾士紳地主們內心一陣呐喊。
將這幫人的神態、舉動盡收眼底,朱由榔內心一陣冰冷,不過臉上卻是一副平易近人的神色。
“聽聞老先生有一少子,打小便隨先生學習,更是無所不窺,學而有成,不知如今在何處高就?”
王朝聘一愣!
心道這永明王主動找老夫攀談,開口卻是不談錢糧土地,而是打聽而農(王夫之字)的消息,是何用意?
猜不透!猜不透啊!
隨即心念一轉。
莫非永明王是想走迂回路線?
想到此節,王朝聘露出一副自得地微笑:
“這永明王還是太年輕啊!老夫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想用而農跟老夫套近乎?也罷,既然你不提錢糧,那老夫也絕不可能主動提的。”
不過聽到這永明王問到自己的少子王而農,王朝聘不由還是喟然一歎。
想起自己老來所得的這名少子,時年二十有四。
今歲初春,王夫之與長子王介之北上參加會試。
但因李自成軍克承天,張獻忠軍攻陷蘄水,道路被阻,隻能自南昌而返,如今正閑賦在家。
朱由榔聽聞王夫之如今正在衡州老家,不由欣喜若狂。
激動地握著王朝聘的手道:“老先生,令郎年少有為,實乃不可多得的人才,眼下本王有意招納他為官,順帶曆練一番,不知老先生能否割愛?”
王朝聘又是一愣,隨即喜形於色,卻又疑惑不已。
自家那三個兒子先前屢試鄉試而不中可謂是滿城皆知。
雖然王夫之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在武昌的鄉試中,以《春秋》第一,中了湖廣鄉試第五名。
但區區一個舉人,如何能入得了這永明王的法眼?
不過轉念一想,這是好事一樁啊!
自家兒子若能跟著永明王的話,或許還能做出一番事業呢。
更重要的是不至於讓他整日夥同那群狐朋狗友吟詩作對,不務正業。
此時王朝聘內心雖欣喜不已,但作為讀書人,該矜持還是得矜持一下。
“犬子能得永明王殿下如此抬愛,老朽真是受寵若驚!”
“老先生言重了,非是本王違心之言,而是令郎確實當得!”
王朝聘聞言,鄭重一拜:“若如此,老朽替犬子拜謝殿下,而農雖不才,但若能為蒼生、為殿下分憂一二,也是他莫大的福分。
待此間事了,老朽便攜犬子前來拜會王爺和殿下!”
朱由榔笑道:“如此甚好!”
見永明王主動示好,甚至還許諾了給自家兒子一個好的前程。
王朝聘頓時老懷開慰,不再遲疑。
於是霍然起身!
眾人目光頓時便集中在他身上。
“諸位,王爺和殿下此番募捐,乃我大明眾藩之首舉,也是善舉!老朽欽佩,請受老朽一拜!”
朱由榔忙起身將他扶起:
“老先生無須行此大禮,快快請起!”
“殿下當得此禮,方才楊公公所言,雖有奉承之意......但不可否認,確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