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武裝抵抗(1 / 2)

看著如今尚且身強力壯、年富力強王夫之和張同敞,朱由榔此時的心情跟中了五百萬彩票一樣激動。

“哈哈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張同敞,以後你就跟著本王混了,如何?”

衡州大儒王朝聘父子聞言,皆是大喜。

王朝聘上前握住張同敞地手激動地說道:“別山啊,難得永明王殿下對你如此賞識,不若就留在衡州為殿下效力吧!”

王夫之也勸道:“是啊,別山兄,留下來吧,這樣以後咱們便可以經常把酒言歡了!”

張同敞卻是麵露難色地道:“殿下,伯父,還有而農兄,實不相瞞,非是在下推脫,而是此番有皇命在身,故不敢從命,望殿下恕罪!”

王夫之聞言,急色道:“你背負什麼皇命,當今皇上能有什麼差事非得你這個區區從七品的中書舍人去辦不可?”

“這......在下此番正是奉皇上之命,前來慰問湖廣諸王......

在下一路南下,先赴武昌,再奔荊州,又取道武岡,這衡州和長沙便是最後一站了。

待拜會了桂王爺和吉王爺,在下還得遠赴雲南去調兵......”

朱由榔聞言,大手一揮,霸氣地說道:“長沙和雲南你都不用去了!”

見張同敞欲開口,朱由榔便擺擺手,示意他聽自己說完。

“本王讓你留下,並非出於私心,而是長沙即將淪為抵禦賊寇的戰沿前線,你要慰問吉王,可以,到時跟本王一道趕赴長沙就行了;

至於雲南嘛,嗬嗬......那黔國公沐天波對於土司叛亂尚且自顧不暇,疲於應對,哪還有多餘的兵給你征調?!”

張同敞聽罷,頓時搖擺不定,左右為難。

“遠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想必不用本王強調,如今大明已到了積重難返、生死存亡的地步,國庫嚴重空虛,咱們的陛下也已經被那群文官們玩弄於股掌之間,進而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即便從邊關調再多的兵來也無濟於事了。

所以要挽救大明於危亡,非得大動幹戈不可,而僅憑本王父子實在是孤掌難鳴啊,所以還請別山留下相助!”

張同敞默默咀嚼著朱由榔的話,麵色一變再變,終於下定了決心:

“既如此,承蒙殿下厚愛,那同敞隻好從命了!”

朱由榔心情大好,緊緊地握住王夫之和張同敞的手道:“你們放心,本王保證,你二人定不會為今日的決定而後悔!”

兩人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時衡州大儒王朝聘見狀,忙拱手道:“老朽恭喜殿下,賀喜殿下,今日喜得良才,理當慶賀一番才是!

若殿下不嫌棄,便在寒舍小酌幾杯如何?”

朱由榔大笑:“求之不得!”

王朝聘聞言,便吩咐下人重新備下酒菜,幾人便落座準備開動。

朱由榔突然想起一同前來的王明伯,便吩咐楊守春將他也招了來一同入席。

“來來來,本王向你們介紹一下,這位乃衡陽知縣王明伯。

諸位有所不知,這位王知縣可算得上是一名被當官耽誤了的良醫啊!

對於這樣的人才,可不能埋沒了,因此本王建議他辭官,潛心研究醫之一道,本王堅信他今後的成就絕不在於仕途之下!”

聽著永明王有些浮誇地讚美之詞,王明伯頓時便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過獎了,其實繼承祖業也一直是家父的心願,前番得殿下點撥,在下也是順水推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