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智是一切財富的源頭 19.一念求全,萬緒紛起(1 / 1)

第三章心智是一切財富的源頭 19.一念求全,萬緒紛起

【原文】釋氏之“隨緣”,吾儒之“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蓋世路茫茫,一念求全而萬緒紛起,唯隨遇而安,斯無入而不自得矣。

【注釋】浮囊:用於渡水的皮囊。

【大意】佛家主張“隨緣”,即根據客觀條件決定自己的行為;儒家主張“素位”,即安分守己。“隨緣”和“素位”這四個字是渡過人生海洋的法寶。因為人世間的道路十分漫長曲折,如果始終抱著一個要求完美無缺的念頭,那麼種種頭緒就會紛紛興起。隻有那些處於各種環境能安心的人,才會時時處處感到快樂。

我們可以聽從命運的安排,但也不能完全放棄必要的抗爭。不能因為出身貧賤就安於貧賤,而不思進取;不能因為身處逆境就逆來順受,而不圖更新。

佛家主張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否則,僅憑自己的主觀努力,一意孤行,不論怎樣也無法達成自己的意願。

儒家所主張的“素位”,就是君子堅守本位而不妄貪其他權勢,要滿足自己所處的現實環境,這和佛家所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是相通的。

一個努力奮鬥,又正視現實的人,往往能夠享受生活的樂趣;而一個不滿現實,整天滿腹牢騷、滿腔憤世嫉俗的人,則難免痛苦不堪。這裏所說的萬事隨緣,隨遇而安,應從積極意義來理解。

從處世角度來看,凡事不可強求,有些事,在條件不具備、不成熟的情況下,就應該耐心地等待時機的到來和條件的成熟。不能憑自己的意願一味強爭,這樣不但不會取得好的結果,反而還會破壞原有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