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帝國曆,昭武大帝四年,遠洋艦隊登臨呂宋,驅策呂宋以征爪哇,兩大國度從此列入華夏版圖,世世代代號稱藩屬。
同一時間,嶺南華夏帝國本土,帝國五十萬陸軍在年輕一代將領指揮下,一步一步進入南部茂密叢林,斬殺野獸大蛇,救濟無數土著,於是各地小國皆誠心祈求,拜請帝國駐軍之間,從此世世代代為藩屬。
帝國大軍進占城,入交趾,駐紮膘國,又立高棉,幫扶當地百姓,發展經濟民生,曆史上這一片地域的民眾向來憧憬中原,於是遍地皆插華夏帝國龍旗,帝國版圖無端擴大一倍。
當華夏帝國曆五年,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終於來臨。
華夏與大唐鐵路貫通,又通草原漠北之地,漢人子民可乘車來回,異域商人亦可憑票搭乘,後世之人皆知一個道理,交通一旦貫穿,國體必然騰飛,中原商貿日漸繁華,往來商客不可計數。
大唐皇帝李承乾攜帶臣親來嶺南,親眼目睹一個帝國蒸蒸日上的景象,承乾大帝立於港口邊緣眺望很久,滿腹感慨對天盟誓曰:華夏之港,大唐之福,有兄在世一日,弟當恭敬相隨。
這話是個雙關之語,兄指的是韓躍,但也指的是華夏,弟指的是他自己,但也指的是大唐。
李承乾這是以皇帝之身立下誓言,大唐和華夏世世代代為兄弟,華夏在前,大唐在後,將來不管哪個子孫繼承大唐,都要把自己擺在華夏帝國君主之弟的位置上。
三日後,承乾大帝回轉,此後大唐對於商貿放任施為,無論商稅還是貸款全都予以扶持。
然後在規程的時候,有個大臣冒死進諫,言之灼灼道:“陛下,從草原到大唐,從大唐再到嶺南,萬千物資不斷彙集而來,千千萬萬華夏子民組成海外商團,然後經由華夏港口出海,物資不斷向外行銷。財富如排山倒海,然而華夏和大唐卻七三分成,如果長此以往下去,臣怕……”
他怕什麼沒能說下去,因為他沒有機會再說下去。
當是時,李承乾目光炯炯看著他,然後悠悠然衝著金吾衛揮了揮手,不緊不慢說了兩個字,淡淡道:“斬了!”
斬了!
就這麼斬了!
大唐有國律,不得斬殺進諫的言官,然而這一次李承乾沒有遲疑,直接下令斬殺了這個大臣。
隨後,李承乾又令戶部擬定規則,從今以後大唐和華夏利益分成再讓一步,由原來的三七分成改為二八分成,大唐占二,華夏得八。
世人有所不解,然而李承乾一笑不做解釋。
……
李承乾肅清大唐輿論的時候,韓躍早已率領艦隊離開呂宋,然後突兀的竟然沒有向西方航行,反而一路迎著旭日出現的方向東進。
太平洋,浩瀚無盡,這次航行中途再也沒有停歇,連續三個月一直處於航行狀態。
船員們懵了,大臣們也懵了,幾位老國公多次按捺不住前來問詢,就連李世民都旁敲側擊問了好幾次。
但是韓躍一直不曾回答,總是帶著淡淡微笑敷衍過去。
艦隊又航行半個月,就當所有人全都安奈不住產生浮躁之心的時候,負責領航的鐵甲艦終於發出了刺耳的汽笛聲,汽笛聲爆鳴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遭遇敵人準備戰鬥,要麼是提醒大家前方出現了陸地。
艦隊眾人先是一怔,隨即爆發出山呼海嘯的咆哮聲。
“陸地,啊哈哈哈,肯定是遇見了陸地……”
周圍全是大海,遠眺不見船隻,所以領航船的汽笛絕非遇見敵人,這是在通告前方已經發現了陸地。
人在大海上航行太久,初時的興奮很容易轉變成枯燥,這次橫渡太平洋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超遠距離航行,極大限度考驗了全船所有搭乘者的忍耐心。
謝天謝地,現在終於遇見陸地了。
無數人狂呼著跑上甲板,扒著船舷想遠處張望,可惜入眼天海茫茫,一時還是不能看到海岸,不錯,這並不妨礙大家繼續暴吼歡呼。
李世民被人攙扶著也走上船頭,然後慢慢走向了韓躍站立的地方。
這位蒼老的太上皇緩緩推開侍者,然後抬手輕輕拍了拍韓躍的肩膀,笑嗬嗬道:““憋了足足三個月,現在可以揭幕示人否?說說,前方陸地是為何處?”
海風習習,有浪輕拍,腳下艦船微微搖晃,李世民的身體明顯有些不穩,他顯得蒼老了,再也找不到當初龍精虎猛的威風。
韓躍突然伸手向前,然後十分嫻熟的扶住李世民,父子兩人站在船舷向東而望,韓躍指著茫茫大海輕聲道:“在這片大洋的前方,很快會出現一片巨大的陸地,幅員極其遼闊,物產極其豐富,風景優美,美若仙境,孩兒喻之名為美洲,優美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