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剩下的那部分人呢?既然周將軍的那個法子是管用的,為什麼還有一部分人沒有好起來?”聽了那位太醫的話,欽差並沒有怎麼高興,反而皺眉看著那位太醫。

“既然之前那麼多人都好了,那剩下的那部分人是怎麼回事?”

看著那位和自己一同從京城來的欽差大人,看著對方滿臉寫的都是懷疑的神色,簡直就差把,你這個家夥,是不是瀆職寫在臉上了。

這位太醫,雖然看上去年輕些,但家中世代都是在太醫院供職的。別看它外表年輕,其實是從孩提時代就跟著祖父和父親在太醫院裏跑腿了,從小見過的達官貴人不知凡幾,就連麵見太上皇的時候,都不知道怕字是怎麼寫的?更何況對方隻是一個“小小的”三品欽差大臣。

朱俊安,也就是那位太醫,聽了那為欽差大臣的話就再忍不住了。為表恭敬而彎下去的要,再次挺直,說出口的話,也不再是客客氣氣的了。

“請大人明鑒,之所以那些人沒能好起來,是有原因的。不知為何,這軍中上下都流傳這些閑言碎語。汙蔑本官和大人來這裏,是另有目的的行為。共荒唐的是,這些人竟然覺得本官在拿那些病人試藥?!所以本守著本官的麵也就罷了,本關隻有一個轉身他們就偷偷的把藥或是到了,或是扔了,反正是喝不到嘴裏的。下官又沒有三頭六臂,又沒有那麼好的口才,自然也就拿這些人沒有什麼辦法。隻是下官心裏想著,這些人但凡不是個傻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明白咱們,確實是為這些病人而來的,自然也就不會再抵觸咱們了。”

看著對方這麼一副侃侃而談的樣子,欽差大臣臉都黑了下來。但無奈的是,站在他麵前侃侃而談的家夥可不是什麼善茬。有小道消息流傳說,這個眼前的這個家夥,右臉的時候,曾經和當時還是皇子的陛下一同玩耍過,是從小就結下來的情誼。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誇讚一下本朝和前朝才出現的製服,這種製度有效地避免了那些太醫們因為卷入宮廷鬥爭而喪命。

要知道早在前朝之前的慶朝,那時候因為宮廷裏的爭鬥自己宮妃們的相互間動輒就動法,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導致了太醫院的空虛。那些醫術高超的大夫們,是寧肯躲在民間為百姓看病,也不願意進太醫院高官進爵,就是因為一旦去了太醫院,那他那條命可就危險了。

隻是那太醫院既然是為皇家服務的,短時間還好,時間長了,那些貴人們怎麼可能忍受的了。

在高調的為太醫院引進新一批的太醫不隨之後,慶朝的掌權者窮圖見匕,從民間大舉的抓捕有名望的醫生。你們不是不識抬舉,不願意進太醫院嗎?那好,你們就全給我當階下囚吧。慶朝當權者的這一行為直接導致了朝代的衰敗。因為當權者的這一行為,導致了很長一段時間裏人人自危,沒人敢說自己是大夫,更加沒人敢學醫了。導致了本就生活困苦的平民百姓們一時間怨聲四起。就連那些貴族階級們,也對當權者的行為很不滿意。因為對於這些貴族階級來說,平民百姓所要忍受的貧窮到連肚子都吃不飽什麼的對於他們來說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既然這樣,能夠影響他們的也就隻有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