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沒有想到,項家嫡女還需要天天打掃院落,三皇子做得對,確實應該早早把你接出項府。”
皇上吃驚了,原本以為項府的嫡出女兒,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心腸壞過魏氏,才能有在項府生存下去的方法,卻沒有想到,是個受盡了繼母刁難的閨閣女兒。
“父皇,兒臣請旨,請父皇恩準項楚嫣做兒臣正妃,兒臣把項楚嫣接出項府才得知,魏氏多年以來,暗中調配官船,為魏家運輸貨物,此事兒臣以往疏漏了,若不是項楚嫣大公無私的一語道破,兒臣怕是永遠也不知道,這等違反大陶法度的事情了,項楚嫣有功,當做兒臣正妃,以示嘉獎。”
三皇子陶昕承卻在此刻跪下了,隻為求一道聖旨,讓項楚嫣做自己的正妃,不再是側妃之位。
“皇兒起來吧,父皇準了,項楚嫣在項家受盡委屈,卻知道國家法度為重,不隱瞞包庇項府之事,如此女子,當得你的正妃之位,還望皇兒多多彌補項家的這個嫡女,莫要讓她再受委屈了。”
大陶皇帝歎了口氣,項家三個女兒,通曉大義的,竟是隻有項家最不受重視的嫡女,如此品德高尚的女子,就連她的父親項俊臣也比不過,怎麼不賜三皇子正妃之位?
“父皇,兒臣也不願委屈了正妃,兒臣今日還有一個請求,請求父皇不要再賜婚兒臣了,兒臣有一正妃足矣!”
三皇子陶昕承的這個請求,不光大陶皇帝吃驚,就連項楚嫣也被嚇了一跳,怎麼就會不要其他側妃了呢?
“皇兒,你應當知道,皇子婚事,往往都是用來平衡朝臣的,皇兒此次查出戶部官船的事情有功,可是父皇卻不能許諾,再不給皇兒賜婚了,若是以後的側妃,皇兒不想見的話,大可養在秦王府裏,皇兒不見就是了,父皇也不會過問的。”
大陶皇帝隻歎三皇子陶昕承癡情,隻要正妃不要側妃的皇子,怕也隻有陶昕承一個了,為什麼這麼品性端正的皇子,自己以前就沒有發現呢?如今大陶的太子位,怕也隻有這個皇子能擔當了。
“皇上,臣女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項楚嫣麵上愁苦,好像非常為難一樣,跪在了太和殿的地上,給大陶皇帝磕了一個頭。
“現在這裏隻有家人,項楚嫣有什麼話直說就是,不必在意那麼多禮數。”
大陶皇帝心裏的戒心沒有了,也把項楚嫣當成兒媳看待,不管她要說什麼,大陶皇帝都是願意聽的。
“臣女住進秦王府已有半月有餘,每天看見三皇子書房的燈,子時才熄滅,卯時又亮起,奈何三皇子處理的是戶部繁雜事務,臣女就算有心,也幫不了三皇子什麼,臣女出身項府,繼母魏氏一家,多年來逃避賦稅,也就等於在挖空國庫,臣女以為,魏家一族,實在該抄沒家產,填補國庫這些年來的賦稅損失。”
大陶皇帝聽完了項楚嫣的這番話,徹底吃驚了,三皇子陶昕承勤勉政事,自己卻從未發覺過,一直沒有重視這個皇子,而項楚嫣提出的抄沒魏家,正是大陶皇帝找不到理由的事情,現在項楚嫣大義陳詞,倒是給了大陶皇帝這個理由:國庫賦稅受損了!當然應該抄沒家產,收歸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