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兒,很多官員都附議。其中有的因為錢財,也有的為了向皇帝表忠心,專門站在蕭覺的對立麵。蕭覺在一旁看的心裏冷笑:這時候一個個都說的義正言辭、一個個都正義凜然的,可說到底還不是最憂心錢財!
不過,這倒是蕭覺樂見的局麵。
"眾愛卿考慮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是為了揚我朝威風,也為了永絕後患,就依李愛卿言,戰!"
陳如昺看到大部分人都反對蕭覺的意見,心裏還是很欣慰的。他也想樹立一個明君形象,聽從其他官員意見。
"皇上英明!"眾臣子齊聲高呼。
蕭覺也樂意見到這樣的場麵,心下鬆了一口氣:還好賭對了。
"傳朕旨意,韓城軍民必須全力抗擊外敵。抗敵有功者,論功行賞!"陳如昺豪氣萬丈的說道。
可是,他不知道,以韓城的兵力對抗有備而來的潘德斯根本就是螳臂當車!
蕭覺腦中飛快的運轉,怎樣才能讓陳如昺調動附近郡縣軍隊前去支援。正在這個時候,他看到沈付慢慢走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啟稟皇上,微臣以為這次西域肯定是圖謀已久,如果我方不派人支援的話,單靠韓城軍民防守,恐怕堅持不了太久啊。"沈付裝作小心翼翼的提醒著。
"對啊、對啊……"朝堂中立馬響起一陣讚成的聲音。
那麼誰來擔任此次大軍的主帥呢?
滿朝文武此時同時想起了這個問題,按照行軍經驗、戰績大小來說,最適合的人選也就是善於排兵布陣的兵部侍郎湯勇、英勇善戰的驍騎將軍章丘陵,再有就是年輕英勇、戰功赫赫的蕭世子蕭覺了!
這三個人各有所長,此時皇上會派誰去?
"增援是必然的,但是誰來擔任此次大軍的主帥呢?"陳如昺問道,"眾愛卿們可有推薦的人選?"
滿朝文武又是一陣議論。
"微臣以為,兵部侍郎湯大人可勝任。湯大人精通排兵布陣之法,作戰經驗又十分豐富,是這次領兵的不二人選。"兵部尚書李侃率先表態。
"臣附議。"另一個臣子緊接著就表了態。
"微臣以為,驍騎將軍章丘陵更適合做主帥。章將軍的英勇善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章將軍曾與外夷對抗過,都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章將軍比其他人都更了解敵人的手段,倒是一個優勢!"禮部尚書張之禮說道。
禮部尚書、兵部尚書之爭由來已久,所以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了。倒是蕭覺由於長期的中立狀態,現在無人推薦。
蕭覺也不意外,畢竟現在他隻是個不得聖寵的、空有名號的將軍,現在大家避之不及也是正常的。
"微臣倒認為蕭世子可以擔此重任!"一道略帶蒼老卻底氣很足的聲音響起,這是先帝留下的老臣何誌遠說道。
眾人皆是一驚,蕭覺也一樣。
這何大人是先帝留下的輔佐現帝的老臣,先前他一心一意輔佐陳如昺,但由於陳如昺一點改變沒有甚至還有殺他之心,他就很少插手政事了。但他畢竟年長位高,朝中的很多勢力都有他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