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謙卑一點,低姿態是聚攏人氣的資本 2.放下“身架”,方能提高“身價”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愛擺“身架”的人,哪怕隻是當了芝麻大的一個小官,也要把官腔打得十足,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是裝腔作勢,表現出一副威風、了不起的樣子。殊不知,他們“身架”擺得越大,在別人的心目中其“身價”就越低。
在我們的周圍,常常會聽到對他人或肯定或否定性的評價,比如“這個人實在,雖然混好了,但還和以前一樣,沒有一點架子”或者“這個人變了,剛剛升了職位,就在以前的同事麵前擺架子,就像大家都要去捧著他似的”等等,二種不同的評價,其實道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身價”與“身架”是成反比的。隻有能夠主動放低自己的“身架”,“身價”才會被提高。
有句俗語說得好:“豬‘大’了值錢,人‘大’了不值錢”,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身架”與“身價”,既能給人帶來榮耀,也可能會毀掉一個人的聲名。昔日越王勾踐若抱住身份不放,無臥薪嚐膽的低姿態,那麼就沒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舉;三國的劉備若無“三顧茅廬”的求賢之舉和平時禮賢下士的謙恭姿態,而是以“皇叔”的身份高高在上,就不會有三國爭雄的故事;在世界上也是名聲赫赫,幾千年都受人尊敬的儒家創始人孔子,這麼偉大、知識淵博的人,卻說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名句。所以說,身份和地位越高的人,越要把自己的“身架”放下,隻有這樣才能贏得追隨者的敬重和信賴。
喬治·華盛頓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他正是靠著他那平易近人的領導風格來贏得千萬美國人的尊重和擁戴的。華盛頓雖然是個偉人,但他若在你麵前,你會覺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樣,一樣的誠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與人為善。
有一天,他穿著一件過膝的普通大衣獨自一人走出營房。他的低調讓遇到的每一個士兵都沒有認出他。當來到一條街道旁邊時,他看到一個下士正領著手下的士兵築街壘。那位下士雙手插在褲袋裏,站在旁邊,對抬著巨大水泥塊的士兵們喊道:“一、二、加把勁!”但是,盡管下士喊破了喉嚨,士兵們也經過了多次努力,但還是不能把石頭放到預定的位置上。他們的力氣幾乎用盡,石塊眼看著就要滾下來。這時,華盛頓疾步跑到跟前,用強勁的臂膀,頂住石塊。這一援助很及時,石塊終於放到了位置上。士兵們轉過身,擁抱華盛頓,表示感謝。
華盛頓轉身向那個下士問道:“你為什麼光喊加把勁卻不幫一幫大家呢?”“你問我?難道你看不出我是這裏的下士嗎?”那下士背著雙手,霸氣十足地回答道。
華盛頓笑了笑,然後不慌不忙地解開大衣鈕扣,露出他的軍裝:“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將。不過,下次在抬重東西的時候,你也可以叫上我。”那個下士這時候才明白自己遇見的是誰,頓時羞愧難當。
人的所謂“身架”是一種“自我之認同”,不是缺點。但這種“自我之認同”也是一種“自我之限製”,也就是說:“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所以,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而放下“身架”,就是做到為人處世、與人交往、待人接物時謙虛低調。“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百米賽跑,不低下身子就不能蓄勢,拉板車上坡,不弓下腰就用不上勁,做人亦是如此,為人虛心,放下架子,才是關鍵。
當今社會,如果要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架,也就是放下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中”。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隻有放得下你的“身架”,你的思考才會富有高度的彈性,才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的資訊庫;隻有放得下你的“身架”,你才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你沒有身架的顧慮;隻有放得下你的“身架”,你才會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劈荊斬棘,讓你的“身價”倍增。所以說,即便你能力再強、水平再高、頭銜再多、人際再廣,隻有放下你的“身架”才可能真正提高你的“身價”。
隻有謙卑的人,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泰戈爾說過,當我們開始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接近於偉大的時候。的確,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那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