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不斷進取,對事業永不滿足 97.每天淘汰你自己
競爭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停滯、逃避就意味著被淘汰出局。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會被別人淘汰。今天生存的這個社會,已經不是論資排輩,倚老賣老的時代。隻有通過不斷地努力,才能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如果你有片刻的懈怠和僥幸心理,生活就會給你開個不小的玩笑,讓本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的你無法麵對。
多年以前,在一個原始森林裏,有一群熊在一片樹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繁衍生息。後來,由於雷電引發了大火,這片森林化為灰燼,所有的動物競相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其中一部分熊提議說:“我們去北方吧,那裏沒有我們的天敵。”另一部分熊則反對:“那裏太冷了,我們會被凍死、餓死。還不如找一個溫暖的,有很多食物的地方,這樣容易生存下來。”
後來,一部分熊去了北極邊緣生活,另一部分則去了一個四季溫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下來。進入盆地的熊很快發現那裏有很多肉食動物,自己根本無力競爭。於是,熊決定改吃草,可這裏的草食動物競爭更激烈,它們隻好改吃竹子,因為這是別的動物都不吃的東西。由於好吃懶做,熊們漸漸變得體態臃腫,慢慢地演化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熊貓。後來隨著竹林的減少,大熊貓也越來越少,瀕臨滅絕,隻是在人類的幫助下才免遭滅亡的命運。
而到了北極邊緣的熊,由於氣候寒冷,他們不得不鍛煉一身本領。他們逐漸學會了在冰冷的海水中遊泳,還學會了潛水、到海水中捕食魚蝦,甚至敢於與比自己體積還大的海豹搏鬥……長期下來,他們的身體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北極熊。
熊的遭遇展現了不同的蛻變,每個人又何嚐不會遇到類似的情形呢?選擇安逸還是選擇加強自身能力的修煉,決定了最後的結果。
當下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在職場拚殺的白領們好不容易熬到一個職位,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後來的拿著碩士、博士學曆,意氣風發的新晉職員,會對他們形成極強的威脅。不自我淘汰,原地踏步隻能被後來者取代。
沃爾特·達姆羅施是美國一名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他20多歲就當上了樂隊指揮,但他一直都保持著謙和、勤勉的作風,從不居高自傲。麵對大家的誇獎,他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曆:
“剛當上指揮的時候,我也有些飄飄然,以為自己才華舉世無雙,地位無人可撼。一天排練,我忘了帶指揮棒,正要派人回家去取,秘書說,不必了吧,向樂隊其他人借一根不就行了?我想:秘書真是糊塗,除了我,別人帶指揮棒幹嗎?但我還是隨便問了一聲:‘誰有指揮棒?’話音未落,大提琴手、小提琴手和鋼琴手各掏出了一根指揮棒。我心中一驚,突然醒悟:原來自己並不是什麼不可或缺的人物,很多人一直在暗中努力,隨時要取代我。從此以後,每當我偷懶的時候,那三根指揮棒就會在我麵前晃動。”
人生進步的基礎和上進的階梯就是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美國哲學家詹姆斯說:“你應該每一兩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隻有當你自己首先對自己發出挑戰,才能在別人的挑戰麵前泰然自若。有一句名言與這個觀點相同:“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每天做點困難的事,每天淘汰“舊”的自己,是“逼”自己進步的辦法之一。
當你安於現狀的時候,請不要忘乎所以,要時刻給自己提個醒,後生可畏,如果自己不每天淘汰自己,就會被別人淘汰。“每天淘汰你自己”是我們應告誡自己的一句話。現今的社會,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別人淘汰,這就是職場“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