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用100元買了50雙拖鞋,拿到地攤上每雙賣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個人很窮,每個月領取100元生活補貼,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同樣是100元,前一個100元通過經營增值了,成為資本。後一個100元在價值上沒有任何改變,隻不過轉化成一筆生活費用。以下由窮變富的關鍵是:
第一點,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而且在投資過程中享受到賺錢樂趣;同時,積累資本意識與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獲得最後的成功。
擺脫貧窮的命運,剛起步時可能會有困難。財智學中有一則財富定律: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百萬花費了10年時間,那麼,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隻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隻需要3年就足夠了。
這是因為當你已有豐富的經驗和啟動的資金,就可以用錢去滾錢,所以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樂趣,且越來越容易。
第二點,改變貧窮者的大腦。對於一個窮人來說,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不是有限的那一點點存款。窮人與富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裝著經營知識、理財性格與資本思想的大腦。改變貧窮,要學會將理財的理念深入心底,提高自己的財商和理財能力。
第三點,知本向資本靠攏。
一個國王要獎賞發明象棋的人。國王問他需要什麼獎賞,這個人說:“我的要求不高,隻要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裏裝1粒米,第二個格子裏裝2粒,第三個格子裏裝4粒,第四個格子裏裝8粒,以此類推,直到把64個格子裝完。”國王一聽,覺得這個要求太低了,於是答應了他的要求。不久,棋盤就裝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車,小車也不行了,糧倉很快告罄。數米的人累昏無數,那格子卻像個無底洞,怎麼也填不滿……
貧窮者的發展難,起步難,堅持更難。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於最後一步。當基數積累到一定的時候,隻需要你能夠堅持,你能實現財富上的轉變。貧窮者不僅要有一定的資本(即使資本很少)做基礎,還要有知識來擴大資本。但是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有知識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發大財的卻很少,要把知識變為知本,隻有和資本聯姻才行。
富人靠資本生錢。如果隻依靠知本,肯定無法擺脫現代貧窮者們的命運。
第四點,別把運氣作為貧窮的借口。關於發財的故事每個人都聽過不少。比如一個老太太,托人買了張彩票,結果中了500萬元的大獎,惹得已經多年不往來的兒女們紛紛前來巴結。
很多貧窮者把自己的命運都歸於運氣,恨自己怎麼就沒有這樣幸運,否則自己早就發財了。“運氣不好”是所有失敗者的療傷良藥。
其實,對他們而言,即使中了500萬元,依然不會變成富人。他們的錢不是資本,最終免不了坐吃山空,一直窮下去。其中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一個理財的觀念。
第五點,重視在教育上的投資。就整個社會來說,學曆高的人成為富人的機會更大。有一篇報道,江蘇省2003年高學曆(本科及以上)者人均年收入超過11萬元,小學文化程度者隻有3708元,兩者相差近30多倍。經濟收入的懸殊,已經造成實際上的高低貴賤。在當今社會,要想過上稍稍像樣一點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高學曆。
對很多貧窮者來說,改變自己的命運離不開教育,而教育也確實給許多貧困者指出了一條出路。
第六點,對自身能力的投資。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會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貢獻多少。相比之下,按勞分配並不是按你的勞動量來分配,而是要你生產出更多的價值。隻要你願意,你勞動的能力越強,創造的價值越多,就越可能獲得高的收入。多勞多得的根本是質而不是量,貧窮者最根本的投資是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說到資本家,貧窮者就聯想到那些剝削工人剩餘勞動價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種抵觸。實際上,隻要你願意,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二八定律與長尾理論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隻占其中一小部分,約占20%,其餘的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能得到廣泛的驗證: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20%的項目;20%的人掌握了世界上80%的財富;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類80%的智慧。在理財投資領域這個定律也有其價值。
有80%的投資者隻想著怎麼賺錢,隻有20%的投資者考慮到了賠錢時的應對策略。結果前一種人往往會賠錢,而後一種人會長期盈利而成為富人。
股市中20%的機構和大戶占有80%的主流資金,80%的散戶占有20%資金,所以,投資者隻有把握住主流資金的動向,才能穩定獲利。
富人會用80%的時間學習研究,用20%的時間實際操作。窮人則用80%的時間進行實際操作,20%的時間後悔。
股價在80%的時間內是處於量變狀態的,僅在20%的時間內處於質變狀態。成功的投資者用20%的時間參與股價質變的過程,用80%的時間休息;失敗的投資者用80%的時間參與股價量變的過程,用20%的時間休息。
由此可以看出,能夠真正掌握投資理財技巧,讓自己在利潤與風險並存的理財投資中獲利的是少數。如果是你,你是願意做成功的“二”,還是願意做占大多數的“八”呢?
要想成為“二”中的一分子,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善於發現自己的優勢,敢於去拚搏,善於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發現機遇。一旦發現機遇就要立即抓住它,不要因為暫時的困難就放棄了可以給自己帶來財富的機會。
由窮到富的轉變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隻要具備了成功者的素質,就可以挖掘到屬於自己的財富。
與二八定律相反的是,在商品市場上還存在一種長尾理論。簡單地說,所謂長尾理論是指,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於傳統需求曲線上那個代表“暢銷商品”的頭部,而是那條代表“冷門商品”經常為人遺忘的長尾。比如說,一家大型書店通常可擺放10萬本書,但亞馬遜網絡書店的圖書銷售額中,有1/4來自排名10萬以後的書籍。這些“冷門”書籍的銷售比例正高速成長,預估未來可占整個書市的一半。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麵對無限的選擇時,真正想要的東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一套嶄新的商業模式也跟著崛起。